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人收藏开始国际化收集西洋画的风气,台湾比香港早,香港人只是在最近2、3年才开始收集。在最近一次的纽约西洋画的拍卖会上,数位香港人竞投西洋画成功,这是香港收藏家比较“显著”的一次“收集行动”。佳士得纽约负责华人业务的叶正元说,这证明“华人有经济能力”。他说,“华人过去爱收藏中国的艺术品,如中国字画和陶瓷,现在他们觉得,西洋画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的思想、视野、趣味、与港人只懂得衡量一个“钱”字相比,香港人就显得很短视。在上海街头有许多书报亭,有两份报纸的名字就让人“触目惊心”:“环球时报”和“世界新闻报”,就此完全可以知道上海人的眼光。这用彩色印刷的报纸全部是国际新闻,据说,十分畅销。在香港,根本不可能开办一份  相似文献   

3.
由周维平教授、韩继东局长、郭楚硕士、蒋仕伟硕士四人合著的《跨越“九七”的香港财政》一书,1997年6月香港回归前夕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除导论和附录之外,共分五章,包括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香港财政概况”,第二章“港英政府的理财思想和财政政策”,第三章“后过渡期的香港财政问题”,第四章“未来香港财政政策的取向”,第五章“香港财政政策与香港的繁荣稳定。”该书以  相似文献   

4.
徐慧 《魅力中国》2013,(17):106-106
赵稀方在他著名的《小说香港》中.认为香港的文学文本大致存在三种叙述:即英国人的殖民叙述、大陆的国族叙述以及香港人的香港叙述。在英国人的殖民叙述中。香港充当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的一个想象范本,以此印证欧洲白人文化的“启蒙”事业;而大陆的国族叙述则以中原心态的中心、边缘构架出发。进行“母亲。我要回来”式的香港想象。两者都忽略了香港在文化意义上的主体性。直至70年代,一种源于大陆价值观却又与之不同的香港意识开始出现,才避渐产生了文学中香港的香港叙述。按照此上的说法,《虾球传》就属于大陆的国族叙述,《我城》和《失城》就属于香港人的香港叙述.代表香港本土意识的萌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6.
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发展一直相当稳健,随着“自由行”计划的推行,以及内地与澳门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令本来依赖旅游和娱乐业生存的澳门,一下子拓展了发展空间,因而急需人才效力。近年来,澳门有关行业频频向香港伸出“橄榄枝”。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香港人对澳门这个小地方还是有点瞧不起的。尽管以前也有香港人到澳门工作,但都不成气候,远远不及澳门人到香港来发展的人数。有好多在澳门有工作、有事业的澳门人,都在香港置业安家。  相似文献   

7.
“菲佣”是什么?去过香港的很多上海人领略过香港的一道另类风景:星期天,三五成群的“菲佣”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和公园,会友休闲,蔚为大观。在今天的香港,“菲佣”人数已经超过20万。南风北渐,近年来,“菲佣”发展到深圳蛇口有111人,发展到广州有2人……更多的上海人,从港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里,想当然地移植了“菲佣”的称呼,粗枝大叶地理解着“菲佣”的含义:菲律宾佣人。认真深究起来,“佣人”是我们对“菲佣”不确切的理解,“菲佣”是一种不确切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阿丁 《沪港经济》2002,(6):17-18
刚落幕不久的第21届香港金像奖,周星驰主演的《少林足球》荣获7项大奖,周星驰一人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青年导演三项金奖。这是周星驰从影以来首次获奖,这不仅说明香港人对他表演天才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多年来倡导的“咸鱼翻身”观念的一种肯定。 “咸鱼翻身”是近年来在香港很流  相似文献   

9.
香港“女人街”引出的话题尽管在香港地图上找不到“女人街”,但几乎每一位到过香港的“阿拉上海人”都知道香港有条“女人街”。在一家沪港合资广告公司当文员的吴小姐,以往每年都有机会到深圳出差,回来後总是中英街长、中英街短地说个不停;自从前年去了一次香港,回来後又是女人街长、女人街短地说个不停。吴小姐天生丽质:白净皮肤瓜子脸,高挑身材再配上一副大眼睛,真是人见人爱,加上她从里到外全套的“港货”行头,真让小姐妹们羡慕煞! 双休日,与吴小姐住在一幢房子里的“芳邻”王小姐拿着一张“香港地图”来问吴小姐:  相似文献   

10.
去年的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终于洗雪了一百多年来的耻辱。今天,香港迎来了她回归后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日。 在这一年里,香港怎么样了?不仅全体中国人关心,海外侨胞关心,而且那些表示关注香港“民主进程”的西方人士也“关心”。国际社会关注香港是否真正实施着“一国两制”?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是否魅力依然?  相似文献   

11.
鼎铛 《沪港经济》2001,(7):15-17
有人说香港近来经济低迷,人心浮动,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心危机”。为此,香港好多能人志士都在想方设法替香港寻找“灵丹妙药”。而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务司长曾荫权则是提醒香港人“有危才有机”,应该抖擞精神,重新振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龙应台写了一篇《香港—你往哪里去》,用“中环价值”来形容香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时,不少评论针对“中环”这个表征,尝试以“旺角”作为相反的例子,印证香港除了“中环价值”外,还有江湖味道、草根情怀。的确,在地道香港人的心目中,旺角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6日,香港敦煌酒楼集团突然宣布结业,令好多香港人“大吃一惊”,笔者在地铁里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香港人一边看报一边摇头说:“唉!终于撑不住了,又关了一间酒店!可惜。”敦煌酒楼集团在香港已有20多年历史,是一家老牌中式酒楼集团。它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生意非常兴隆,在不少老一辈的香港人心目中享有盛誉。但是,如今这一切俱往矣!  相似文献   

14.
“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在香港电影《麦兜故事》中,麦太一边练着体操一边唱着“香港精神”。 诚然,香港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小渔村,演变成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离不开香港精神;老一代的香港人从白手起家,到创造辉煌业绩,离不开香港精神;香港人挺过金融危机、非典袭击的困难时期,离不开香港精神;在全球化竞争中,香港政治、经济及民生依然取得巨大成就,更离不开香港精神。  相似文献   

15.
据说,香港国际影星周润发有一句名言,叫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普通话”。尽管此话含有戏说的成份,但也多少反映了香港人一种尴尬的现状。 我来香港已有一年多了,我最怕的也是和香港人讲普通话。香港人讲普通话不但累,而且常闹笑话,有时真叫急死人。香港人不但普通话讲得不好,而且好多香港人的中文字也写得  相似文献   

16.
上海和香港的“边缘人”成了中国最早的企业家香港人常说,香港的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上海转移过来的,此语不差,我曾经为《明报》写过“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认为香港的繁荣道源於东西方文明在边缘处的交汇,这个“边缘”非常要紧,企业家的创新机会全在传统热力薄弱的“边缘地带”,就连上海的企业家能力的积累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於早期上海的“边缘性”。既然上海和香港都是以“边缘”的身分发展成为国际都市的,既然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两个城市的共通之  相似文献   

17.
谢景文 《特区经济》1997,(11):21-22
<正>一、宁波与香港血缘相亲渊远流长 早在香港开埠之初,就有众多的宁波人辗转赴香港开拓创业。以邵逸夫、已故船王包玉刚及陈延骅为代表的海外“宁波帮”,更是联结宁波与香港的亲情纽带。现海外宁波人共有7.2万户,其中4.2万户居住在香港,他们之中除了一些工商企业家外,也不乏社会名流、科技专家和社团领袖。  相似文献   

18.
“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 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 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香港.于是,香港人干脆“用脚投票”.一时间,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驻港领事馆里,挤满了要求移民的香港人.香港的楼价、股价应声而跌,且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9.
(九)我知道“作客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我有压力”,套一句“巴士阿叔”的真情告白。但是,我也相信香港人的开阔,容得了善意的坦白。(《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的主体性,2006年6月2日于香港大学的演讲》P76)  相似文献   

20.
我到香港已经有三年多了,香港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不错的,香港的硬件和软件都有很好的水准,好多地方确实值得我们上海人学习。然而,有时不少香港人也会流露出一种“小家子气”,缺乏一种大都市人所具有的大气派。看问题比较片面,胸襟也不够宽阔。比如有关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香港人的表现就大不相同。 其实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香港引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