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20t廿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经验说明,经济转轨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经济转轨国家提供了历史机遇,大大推动了经济转轨进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对经济转轨国家提出严峻挑战,要纳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开放经济,加快市场化收革。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市场化改革,实现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并继续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5.
赵全海 《北方经济》2002,(11):29-3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两个重要承诺一是搞市场经济,二是搞改革开放,这两个都是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不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真正与经济接轨;不向世界开放市场,就不能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也正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如何转变过去已形成的传统观念,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与时俱进,迎接挑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地位是不相同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相对有利地位。首先,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过去20多年中迅速增长,专家预测,中国在今后20年仍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次,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引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依托巨大的本土市场,在劳动密集和中间技术制造业,中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尽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利在于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的大趋势,本在界定经济全球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正负效应分析,提出了树立正确的全球化观念;发展经济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确认识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辩证在看待利弊得失;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走向世界时,应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厉以宁 《东方经济》2000,(11):18-23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基础与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它是以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拓展为基础产生的.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性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则是其产生的背景.这是一个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的趋势.经过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多次发展浪潮的推动,它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入世"日益临近,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巨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一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如何把握国际经济的脉搏,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更加积极有效地发展我国经济,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全球化运动。我们在论证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后,试图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出发,努力探讨出一些能说明反全球化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反经济全球化两种声音,以便于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更清醒地认识,为政府制定完善的决策提供更广泛的意见。恐惧或抗拒经济全球化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选择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或转变自身的边缘地位,努力扩大中国在对外政策领域的制度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新世纪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李玲 《湖北经济》2002,(10):13-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界、学术界、化界等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全球化涵括了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人口、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并对全球政治、经济、化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记载,199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10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10%发展到1994年的44%,近几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有些下降,但是也在35%以上。在利用外资方面,1985年中国利用外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外资的依存度为1.52%,1993年上升到9.02%,近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有些下降,但是也依然保持在7%左右。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提供的资料,作为世界银行最大的借贷国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利用外资国,中国在1980年—1995年共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29亿美元,是同期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五国的3.8倍。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提供了大约170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而且通过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形式实现了技术引进、产品升级,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借助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的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和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我国沿海地区才在短期内完成了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被看作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袭来,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努力融入到这一潮流中.然而,对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多变性与复杂性,既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刘吉 《上海经济》2007,(7):21-21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将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将如何选择?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中国只能选择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那么,究竟该如何走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官聪慧 《辽宁经济》2003,(10):30-30
近2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现象即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从资本主义产生时代就开始了,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15世纪至16世纪初,地理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使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换得以发展扩大,出现了潜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统治;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并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中逐渐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政府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全球化浪潮不同于历史上所谓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具有新的'质量'”①。它的出现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如何从经济的视角正确认识,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方略,对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是科技进步发展到具有大规模、综合性、高速性特点的阶段,制度创新进入了多领域、多层次、相互叠加带来的全面整体性特点的阶段,并且技术进步特点与制度创新特点一致。因此,不是处于低水平的技术进步和个别制度创新就能造就经济全球化的大势,而是人类科技进步及制度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社会发生的一种质变的体现。正因经济全球化发自如此深厚的基础,才能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