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试论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的途径门红卫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达的农业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农民的小康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个艰巨的任务是解决好农民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是不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农村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四化”建设就很难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低水平、不平衡的基本特征,多成份、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经济改革和全国一样,首先从农村突破,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三农”问题,也就解决好了中国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经济层面上看,首先,“人多地少”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杭州经济,是实现“科教兴市”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杭州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方针,必须把“科教兴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实施“科教兴农”,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逐步建设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可以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支撑体系、投入机制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宁波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也应当走在农业现代化前列。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关键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小平同志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他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历史经验表明:我们什么时候忽视了农业,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发展缓慢,我们什么时候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  相似文献   

8.
念好“农字经”发展县域经济邓国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很重要的一面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农业,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优势为主,着力于“优势转化”,扬...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入世”挑战及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怎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笔者认为,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中,注重“五个结合”: 首先,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大力培育各类“龙  相似文献   

10.
王志刚 《魅力中国》2010,(16):107-107
中国是农业国.中国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明最悠久的国家,农业部门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迄今为止,农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工作在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2,(4):10-11
1998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嘉兴农村视察时发出了“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作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结合浙江实际,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作出了分三步走、分三批实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崔红 《辽宁经济》2002,(5):55-56
一、毛泽东首先结合革命战争的需要提出了“农业为第一位”的思想毛泽东“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思想的形成,首先是从他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的。他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广泛深入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和中国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方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对于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既是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和经济富省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发展、新突破,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红河州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山区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主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题和方向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哈尼族和彝族的主要聚居区。“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是红河州的主要特征,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5%。  相似文献   

15.
专家学者共商“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这是我们的省情。在后“非典”时期,要加速发展湖南经济,首先应关注“三农”问题,如果脱离了农业就脱离了省情。提速湖南,我认为是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农村工业化的核心是接受农民,要逐步降低农产品占GDP的比重。近几年来,我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但是,与中央的要求和发达省市的发展速度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优质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组…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行,不把农民和农业引向市场,不把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环节推向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必然要求。多数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农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呈现“三短”状况,即在农村经济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老挝的实地访谈和考察,描述与分析其农业农村现状和实行“革新开放”政策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指出在老挝这样不发达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以改造传统农业为基础。并提出重视与老挝等东南亚邻国发展农业合作关系,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拓展我国向南发展的通道与农业合作空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搞好“三农”问题重要课题之一是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新闻媒体必须加大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对农村的经济报道很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之下,农村精神文明方面的宣传则显得较弱,分量不够,针对性不强。党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农村…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1999,(3):15-17
“沿海发达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浙江省党的九届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省第十次党代大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可以预见,随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大会精神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浙江农村将会出现新的一轮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率先实现江苏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林惠 《江苏经济》2001,(12):34-35
江部书记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江苏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大省,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九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科教兴农作为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大力促进农业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目前,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农村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我省农业已开始由粗放型逐步向效益型转变,部分地区、部分农产品已经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