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0,15(5):50-54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习的生活事项。它包括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  相似文献   

3.
张弘 《西部旅游》2023,(14):1-3
<正>“藏羌彝走廊”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迁徙廊道和重要的商贸交流通道,区域内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遗存众多。同时,“藏羌彝走廊”旅游资源供给充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区域优势产业。新形势下,需要深挖非遗的现实价值,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路径,使其更好地服务四川“藏羌彝走廊”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4.
南方长城与"长城文化之旅"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亚力 《旅游学刊》2003,18(3):53-57
中国南方长城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苗疆边墙不论在修筑的时间还是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北方长城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它经过我国湿润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从而使长城作为历史上中国特定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功能界线,这一特有的文化背景,在更小的区域内得到了清晰的体现。由于南方长城的存在,凤凰的文化景观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三大区:民族文化分界区、民族文化分离区和民族文化联合区,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都是凤凰旅游的重要引力源。本文在挖掘长城文化内涵,诠注凤凰三大文化景观区之间成因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以长城文化为旅游主题,以“中国南方长城之旅”为旅游形象,以南方长城和民族文化分合为景观整合的线索,打造中国长城文化旅游精品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商业产品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当地本土民族文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传播当地本土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许多旅游者所追求的是文化的娱乐性,而对民族文化的原形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就使得文化商品在过度片面化发展之中可能会导致本土民族文化真实性的逐渐消失。要进一步处理好本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旅游工艺品对本土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问题。因此,在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开发探究的同时,就要将文化保护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旅游工艺品开发和研究的整个过程。要在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视角下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商品充分地融合,并使二者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隐喻性思维与中西文化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这两个词将隐喻引出语言领域。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它构成文化、传承并创造文化。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洁 《旅游学刊》2007,22(10):9-10
1.旅游产业的发展困境:泛商业化的开发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破坏 我国许多地区的旅游业以极其丰富的原生性文化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但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它表现出很多不足.例如,现有的旅游产品缺乏应有的文化信息的附载.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进行"历史记忆"的主要形式,但是,许多民俗事象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研究、整理和发掘,更谈不上保护,有的地区甚至将本来很实在、很质朴的传统婚俗展示开发成低俗的"强拉硬扯当新郎,进了洞房就要钱"的民俗风情游.  相似文献   

8.
重庆渝东南酉阳县后溪镇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资源优势明显,其区域开发的局限性也明显.如果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认识自觉性并有效推进市场运作,不但能够持续后溪文化旅游在渝东南的区位优势,而且将会推动区域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市场开发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谢欣 《西部旅游》2022,(10):26-28
贵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合理、适当的开发,就能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将文化保护放在首位,文化资源的旅游包装应得当,应注重文化旅游体验形式的创新,同时依托交通设施的完善,多点联合,优化旅游线路,力争使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互补,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而中国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为世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西方一些节庆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的一代在看着日本动漫、吃着美国麦当劳的环境中长大,很多人对中华传  相似文献   

11.
海南古驿道作为海南文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更新的两方面任务。如何保护现有的驿道物质遗产,传承驿道文化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驿道代表性区域建设,整体规划,以文化传承和保护为核心,探索新时代驿道文化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唤醒海南“文化新标识”,助力海南文化遗产旅游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感是族群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呈现出多维度和不同方向的发展轨迹。文章通过对一位土家族青年女性个人生活史的记录,分析了在旅游发展进程中族群个体的民族认同感的演化过程,发现旅游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在于:旅游引致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民族文化的"势位";旅游产品创造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景观;文化旅游的发展使民族认同的层次不断深化;民族旅游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将误导民族认同的方向。研究将为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域旅游文化中占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固有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怎么在旅游开发中既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几千年的特色文化,这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我国一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早,地域特色文化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地区原有传统文化的改变在得不到传承中慢慢失去特色,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旅游文化也慢慢衰落。我们要避免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浪潮中的衰落,保护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使旅游业得到健康发展,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许嘉琛  刘旺余  杨翘楚  曹章成 《当代旅游》2022,(10):34-35+60+114
龙海的埭美古村历经沧桑,规模宏大,尤其是“燕尾脊”极具传统风格。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调研,发现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流失严重,历史文脉逐渐模糊,村落精神和价值难以传承,本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难以得到有效的宣传。本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出一款搭载在微信端的小程序,结合海报、插图艺术和微视频向人们宣传介绍埭美古村独特的“燕尾脊”屋顶,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旨在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挖掘窑洞民居的文化旅游魅力,实现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通过强化政府主导,实现资源整合,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嵌入民宿体验,打造旅游品牌等举措,发挥庆阳窑洞民居的文化优势,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实现乡村旅游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瑞 《西部旅游》2022,(10):35-37
现如今,我国已然步入了全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技术和科学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不能忽视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我国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积淀,伴随国家的发展传承,其中蕴含了从古至今各个地区人们的智慧结晶和文化传统。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各个地区的非遗文化,同时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对部分地区的非遗文化和小镇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使物质和精神产品冲破了区域和国界束缚,实现了自由地流动,其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各地经济、文化、信息、政治的高度交融,也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涵化效应"."涵化"是历史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涵化可以引起文化的变迁,也必然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创造、积淀和传承着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文明进步、滋养后人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瑰宝,理当代代引以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正处于墩品储能的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将实现中华名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抱负承接在身并传承后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对他们民族传统文化自信自觉观念的培养,使之对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自豪自傲、自律自守。  相似文献   

19.
郭颖 《旅游学刊》2001,16(3):68-71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西旅游》2001,(4):53-54
山西省晋阳文化旅行社自一九八八年成立以来,已经度过了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十四个年头,十几年来,他们注重管理,不断加强导游队伍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勇于市场开拓,不仅在各项经济考核指标中领先一步,而且在服务质量上实现了十四年无投诉的良好信誉。但近年来,由于旅行社猛增,老导游和主要骨干相继调出,尤其是2000年初,一下子就调出了副总、省内外计调及老导游20多名,业务受到极大的冲击,久经风雨的晋阳旅行社一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