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后对金融行业采取政策保护的最后一年,全方位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并加强其市场化约束,是实现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为了顺利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确保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自去年4月份开始上市公司再融资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在股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新启动,而且是实施“新老划断”的重要环节。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5月24日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方式,大大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筹资新方式——分离交易可转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新品种。随后,马钢股份于2006年11月13日发行5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上市公司。马钢股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标志着分离交易可转债这种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运用较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品种,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新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新启动,而且是实施“新老划断”的重要环节。《管理办法》适度降低了增发、配股等原有再融资方式的财务指标等相关条件,更新定向增发、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等新型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逐步接近尾声,各种法规的修订正促使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随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沉睡将近一年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已全面启动,在各种再融资方案中,定向增发一度备受上市公司的关注。本文以最新的《管理办法》为依托,着重分析定向增发再融资的特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再融资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主渠道。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涉及公司财富在不同股东之间的重新分配与转移。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定向增发的股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市场融资(特别是再融资)功能得以迅速的恢复。这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老划断的一个重要步骤。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实施定向  相似文献   

7.
刘钊 《中国金融》2006,(19):52-54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的战略要求,切实贯彻执行《证券法》的重要配套规章。本刊记者就《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订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杨华。  相似文献   

8.
汤伟 《财会学习》2013,(12):71-73
一、引言定向增发,也称非公开发行,指向特定的少数(通常不超过10名)投资者发行股票的再融资行为,是发行方和认购方协商的结果,具有定向发行和增资的两层含义,在国外归于私募。自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收购办法》),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作出重大调整,并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收购办法》赋予了收购人更多的自主空间,降低了收购成本。它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鼓励、规范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精神,标志着证券监管部门在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促进上市公司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由此必将激发上市公司并购的热情,催生上市公司并购的新浪潮,并将强化财务顾问在其中的专业作用和中介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施行了规范新时期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该办法正式确认了非公开发行股份(即通常所说的"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选方式的地位。定向增发甫一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目前已是市场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尤其是在全流通背景下,定向增发的股份皆是可流通股份,而且定价更加市场化,凡此种种,新时期的定向增发更具有了特殊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A股市场,对定向增发的特点、法律背景以及现有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再融资规定重新出台预期明确促成市场良性反应 4月16日,证监会起草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证监会强调此办法“强化了对股票发行的市场价格约束和投资者约束机制,突出了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要求,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创新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本文从行业、目标、财务变化、发行方案以及二级市场表现等方面,剖析了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性和差异;在阐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我国股权激励真正启动的标志是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06年1月1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截止2013年12月31日,A股股市场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不含修订案)的上市公司共计597家。所谓股权激励,即是一种职业经理人通过一定形式获取公司一部  相似文献   

14.
赵晶 《证券导刊》2014,(14):61-61
创业板IPO改革办法以及再融资办法,日前终于“露面”了。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5.
戚少丽 《会计师》2006,(7):22-23
2006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公布了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一经通过,将成为今后规范上市公司收购的最具有操作性的依据。相对于原来的《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修改:一、转变监管方式,明确监管范围根据《征求意见稿》,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监管方式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从监管部门直接监管下的全面要约收购转变为财务顾问把关下的部分要约收购;二是从完全依靠监管部门事前监管,转变为适当的事前监管与强化的事后监管相结合。二、规范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政策及再融资政策自2011年起经历多次变迁,经历了2011—2013初始发展、2014—2015鼓励宽松、2016—2017调整收紧、2018至今谨慎放宽的四个阶段,并购重组政策和再融资政策在不同阶段下的政策倾向基本保持同松同紧的基调,本轮宽松周期自2018年始,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如2019年3月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可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支付工具,并将可转债的发行范围延伸至民营企业,丰富了并购重组融资渠道等;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该文件恢复了2016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取消的重组上市配套融资规定。上述政策为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提供政策支持。在监管政策谨慎放宽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或将迎来新的高潮,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有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本文探讨在现行政策体系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对并购重组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再融资规定重新出台预期明确促成市场良性反应4月16日,证监会起草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证监会强调此办法“强化了对股票发行的市场价格约束和投资者约束机制,突出了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要求,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结构一度呈现出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自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股市低迷,股权融资遇到障碍,而公司债发行试点办法的出台为债权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些因素促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结构的转变。然而造成股权融资偏好的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内部融资严重不足,债券市场有待完善,融资结构并未得到实质性的优化。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市监管、提高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稳健发展债券市场,以促使再融资结构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日最新修订并颁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充分体现了对上市公司收购鼓励和规范并重的立法精神,对并购大开方便之门,有利于吸引产业资本对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兴趣,提升A股市场的溢价估值预期;同时,《管理办法》也强化了对并购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