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载了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传统文化最真实、最中肯的载体.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从从汉字本身特点出发,结合对外汉字课课堂实践,探索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有效利用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汉字,为汉字学习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以留学生为主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孙旭博 《魅力中国》2013,(25):293-293
汉字,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产物。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在历经了千年的文化积淀之后,已经形成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文化风格,成为一种符号,成为一种标志。汉字本身不但具有文学性,而且艺术特色鲜明。近年来,在中国本土艺术表现中,这种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还没有得到本土艺术家们的重视和利用。与之相反的是图外众多艺术家们却是把目光投向中国,在他们的优秀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寻找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王磊 《魅力中国》2011,(11):264-264
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汉字及其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与启迪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和认识它,从而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中国哲学,更深入地利用汉字进行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4.
王天骄 《黑河学刊》2011,(9):90+93-90,93
读懂汉字,就会读懂中国。象形是汉字第一属性,汉字是单音字,汉字的表达又是内向的,汉语由字、词、句三个阶次组成,作为汉语句型,排比、转析、短句。汉字构成了汉学、国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立足汉字的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要立足汉语和汉字自身的特点,结合传统汉字学研究成果,加强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它是在充分认识和研究汉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揭示了汉字和汉语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强调了汉字的构词因素,凸现了汉字的文化传承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汉字简化怎样认识,对未来汉字简化如何看待,这是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的语文工作者和社会上许多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发表了几点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露晨 《魅力中国》2014,(5):153-154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功绩,中华灿烂文化历经五千年而屹立不倒,这也与汉字的不断传承有关。在国家不断向外树立国家形象,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之际,文化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强的重要软实力。汉字汉语的输出是我们对外推广中华文化时首要面临的工具。由于汉字的特性和在对外教学中不合理方法的使用等原因,使得我们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瓶颈之一,影响学生学习与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于潇 《魅力中国》2011,(5):255-255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基础。“汉字难认、汉字难学”已经成为国外学生公认的事实。论文拟从汉字自身规律入手,根据对外汉字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梳理出对外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汉字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学习者学习汉字时的困难集中在汉字学习的初期阶段.原因在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文字规则,学习者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规则.解决的方法是在汉字学习的初期阶段进行汉字知识的启蒙教学.启蒙教学的内容包括汉字的形义联系,汉字的组合方式,汉字结构成分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汉字断想     
汉字是世界上风格独具的一种表意文字,对于蕴涵在汉字中的文化元素,需要采用传统与现代科学知识进行观察研究.应该将汉字分为甲金文、篆书、隶楷三个不同文化时期,并运用多学科方法认识汉字.心理科学、思维科学是跟语言科学密不可分的相关学科,将所有这些学科的知识方法运用于语言研究,将会使当代汉字学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张卓  郑鑫 《魅力中国》2014,(26):35-35
本文从由中央电视台、国家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入手,通过对节目的设计初衷、特色、意义的探讨,深化对汉字发展现状的认识,联系汉字及汉字书写的意义与价值,明确汉字书写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2.
李阳娟 《科技和产业》2022,22(4):180-187
为全面深入地掌握汉字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基于WOS数据库中汉字识别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利用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所是汉字识别研究的核心力量;汉字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由早期的传统方法OCR技术演化为中期的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再到近期基于深度学习的汉字识别研究;研究前沿为手写汉字识别、混合语言模型、生成对抗网络和场景文本识别;汉字识别技术将朝着高效率及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说"木"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形也在不断变化。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很多汉字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样子了。该文用追本溯源的方法分析一下“木”,发现汉字与汉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何薇 《黑河学刊》2013,(7):20-21
日本文字的形成脱胎于中国文字,但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有的汉字虽然书写一致,但是其内在含义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一类和中文汉字同形不同意的汉字数量不少,因此在阅读文章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类词。以《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的解释为例,中日两国对于"一片"的解释便不尽相同,而字义的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对于唐诗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粟聪 《魅力中国》2014,(7):199-19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基础的,却也是最难的。特别是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口语课、词汇课的附属地位.很难体现汉字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简单介绍汉字特点进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当然在语言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性别的差异.本文主要以汉字中的女旁汉字以及第三人称“她”和“彼女”这两个方面为中心,深入分析中日两国汉字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的文化思想,明治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废除汉字为主旨的大规模的汉字废止运动。尽管明治知识分子如此致力于汉字废止运动,但最终也只是限制了汉字的使用并未真正做到废除汉字。  相似文献   

18.
从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谈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对外治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汉字和拼音文字的不同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汉字教学中,听说汉语,看写汉字应同步进行,根据不同的汉字类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字施教”;在基础阶段的汉字数学中应加强书写训练。  相似文献   

19.
陈国质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4):197-198,F003
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历经了崇拜、否定和多维反思三个阶段。现在尽管有学者主张废除汉字,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现实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相似文献   

20.
一、汉字的改革问题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交际工具。做好语言文字的改革工作,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认真做好汉字的改革工作,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以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l、汉字改革的方向问题当前关于汉字改革的方向问题,学术界的意见是不统一的.我们认为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应持慎重的态度,要作深入的研究才能作出结论。195!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