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研判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探寻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新增长点,开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需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把握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以改革、创新和转方式、调结构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利用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体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点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及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提出应以生态经济作为西部开发的着力点,以现代科技作为西部开发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率、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经济变量,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缩小了东西区域间经济差距。西部地区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从2000年开始逐渐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水平,使得中国区域间经济差距由趋异转向趋同态势。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是推动西部地区当前发展的首要政策选择;积极加强软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西部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的根本政策举措;而推行平衡发展是缩小西部地区内部差距,规避"自然资源诅咒"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初期,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率在"软着陆"中走过2011年,2012年以来工业企业增加值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经济指标均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通货膨胀率在2011年"前升后降"的基础上,在2012年将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应以"稳中求进"方针为指导,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和重点,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双重稳定"的和谐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西部农村的扶贫开发战略必须在冷静分析贫困治理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反贫困战略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需要、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创新扶贫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教育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推广小额信贷逐步缓解争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性以及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并不存在收敛性,而是呈发散态势;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最后,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统筹西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互为根本途径.在西部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差距越加悬殊的严峻形式下,只有通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建设,更快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做到统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