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上半年,受造船市场低迷和滞后性影响,船舶配套业主要指标出现下滑.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94家重点监测企业船舶配套产值150亿元,同比下降3%,低速柴油机、船用曲轴、甲板机械、船用发电机等主要配套设备产量有所下降,特别是新接订单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后续生产.此外,随着配套设备价格下跌,部分产品改期或撤单,人工成本持续上升,货款回笼困难等问题愈加突出,船舶配套企业经营风险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2016年全球船舶市场不断恶化,市场接单急剧下滑,船厂经营形势变差逐步传导至配套企业,导致船舶配套企业接单难、效益差.展望2017年,船舶市场低迷状况难以改变,配套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但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豪华邮轮配套市场等细分市场预计将有一定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2017年,国际航运市场行情有所好转,新船订单大幅反弹,但造船市场并未出现根本性好转,配套市场依然维持低迷状态,配套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部分配套企业调整业务发展模式,将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作为求生存促发展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设备、智能配套产品以及服务型制造,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展望20 1 8年,航运运力和造船产能双过剩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船舶市场复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配套市场低迷状况仍将持续,企业经营压力不减.但船舶行业绿色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不会变化,融入行业绿色与智能大潮仍将是配套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航运需求旺盛和国内船舶建造水平的迅速提升,近年来,我国造船业迎来了难得一遇的生产经营高峰期,相应地也促使了船用柴油机行业,尤其是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制造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尽管如此,还是满足不了国内船舶建造的配套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造船产量持续大幅增长,船用低速柴油机需求迅速扩大,虽然国内低速机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产量及产品结构不适应造船发展的需要,进口低速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5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以来我国船用低速机进口从大缸径转向中小缸径,在国内船用小缸径低速机生产供应量很小的情况下,小缸径低速机的缺口越来越大,500毫米缸径及以下的小缸径低速机年进口量大约在150台左右,主要原因是地方造船业发展迅猛,1~7万吨中小型船舶建造量很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制造装船的船舶动力推进装置主要是柴油机驱动装置,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做主机占船用主机95%以上的份额。本文试对我国船舶柴油动力系统的主机、核心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发展情况做一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船用设备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世界船用设备市场主要被这些国家所垄断,船用设备产品开发与制造上的竞争也主要在这些国家之间展开。一、世界船舶配套市场(一)概况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市场规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据挪威船用设备行业专家1997年估计,全球  相似文献   

8.
2015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贸易及资本流动疲软、金融波动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导致全球贸易量减少,对船舶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国际船舶市场量缩价跌.受此影响,世界船舶配套低迷,企业手持订单下降,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部分企业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但随着一批新公约的实施,对主机尾气后处理设备、压载水处理设备等节能减排设备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部分细分市场表现抢眼.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发展现状 1.企业构成: 根据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主要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企业有11家,从业人员2.23万人,其中隶属于船舶两大集团公司(中船重工、中船工业)的企业8家,从业人员1.76万人,分别占到企业总数的73%和人员数量的78%.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江苏省、湖北省、山东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上海、广州等9个省市及地区.  相似文献   

10.
船用柴油机制造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行业.经过上一轮船市火爆期开始的投资扩能,我国船用低速机产能已由严重不足变为能够基本满足国内造船业需求.不过,船市低迷、订单不足、研发能力弱、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等因素,使得我国船机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为此,船机企业纷纷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制造工艺、完善售后服务、整合资源上展开一系列行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若干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的指导意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优质造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帮助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渡过难关。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一些企业破产和重组,船舶工业的信贷政策不断被金融机构限制,造船的总资金缺口问题仍然很严重:造船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发展资金显著增加,现金流日趋紧张。此外,由于船舶及船舶设备市场的不断下滑,船舶配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针对江苏省船舶制造企业由于金融抑制所导致的财务萧条和经验经营困难等问题,展开船舶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选择优化。探寻其运作机理,进而探索出适合于本省船舶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实施路径,助力本省船舶产业的提质升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理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正在加速发展的我国船舶配套业造成了很大冲击。船用设备合同撤销、推迟交付或改变配套船型等情况陆续发生,船舶配套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顷刻逆转,船用发动机等近年扩能幅度较大的船用设备将出现能力过剩.市场竞争随之加剧.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将提早遭遇外资船配企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3.
大连船用推进器厂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生产船用螺旋桨的专业化工厂,是船舶系统比较有影响和具有相当实力的配套企业。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是有色金属,年生产用料达  相似文献   

14.
船用配套企业是船舶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现代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一支强有力的船用配套企业队伍。本文拟对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船舶配套国产化水平和船用配套企业的改革发展思路作如下探讨。一、产品结构合理调整船用配套企业经营环境及承担的任务都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造船材料设备费约占船价的70%.因此,船用材料及配套设备成本便成为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影响船舶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船舶配套产品要与造船生产相适应,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调整,才能使造船与配套在不断超于平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现状 1.产品结构及竞争力情况 目前我国船舶配套业生产的船用设备产品主要有动力装置类产品及部分零部件、甲板机械类部分产品、舱室设备类少部分产品、舾装件类大部分产品、普通仪器仪表类部分产品等.为出口船配套的通信设备、导航系统、自动化系统、高性能燃气轮机等高技术船用设备产品,我国不具有生产能力,全部依赖进口;我国能够生产的主要船用设备产品的关键或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我国能够生产的大型船用设备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如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大型锅炉、船用泵、压缩机、净油系统等;我国能够生产的同种产品的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如为超大型集装箱船配套的柴油主机.  相似文献   

17.
纵观造船强国的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之路可以看出,造船强国普遍重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欧洲船舶配套产业主要致力于新产品开发、许可证技术转让、售前售后服务,以及高精度高附加值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同欧美日韩船舶制造强国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生产的船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造船的需求,船用设备系统集成总体配套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我国的船用设备尚未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制约了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研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做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国际船舶市场低迷的影响,加快船舶甲板及舱室机械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船用配套设备产品的竞争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承办的“2013船舶及海洋工程甲板舱室机械技术发展论坛”于5月15—17日在南京市举办。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主要特点1.产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我国造船完工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带动下,2011年船舶配套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据行业协会数据,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9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船舶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1.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利润总额49.4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15万马力,比上年增长22%。船舶配套业得以持续增长主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主要船舶动力企业的发展历程,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措施,尤其金融危机以来,在船市持续低迷、市场竞争激烈、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配套模式逐步转变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世界船舶配套业资源整合加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欧美跨国船舶动力企业的兼并重组.近几年,这些巨头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择机收购了许多中小型船配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