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如钢铁     
我是个怕冷的人。专家们预测2010年是“千年极寒”的冷冬。天气虽不至于如此极端,但在2010年底,我还是感到多年未遇的寒冷。我缩在屋子里,捧着一本史铁生《活着的事》取暖,这是我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只有这样充满哲思的书才能让我从寒冷中解脱出来.忘掉呼啸的北风而沉浸到书中。然而.在2010年最后一天,传来一个噩耗,史铁生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让我的心又一下子冷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阿布 《金融博览》2011,(11):66-69
不知是谁打响了怀旧的第一枪.祖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国货狂潮.国内冒出一些痴迷老铁皮玩具的收藏者,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已经收藏铁皮玩具7年了.大约有500件老铁皮玩具。铁皮玩具走进我的生活2004年的一天.我在下班途中偶然路过一家小店,发现在橱窗的角落里有一个“母鸡下蛋“的玩具.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带回家。童年一幕幕场景从脑海中浮现出来,一些怀旧.一些感动莫名涌出。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把那家小店的老玩具搬回家.清洗、擦拭,痴迷于怀旧玩具的收藏。  相似文献   

3.
不知是谁打响了怀旧的第一枪.祖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国货狂潮.国内冒出一些痴迷老铁皮玩具的收藏者,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已经收藏铁皮玩具7年了.大约有500件老铁皮玩具。铁皮玩具走进我的生活2004年的一天.我在下班途中偶然路过一家小店,发现在橱窗的角落里有一个“母鸡下蛋“的玩具.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带回家。童年一幕幕场景从脑海中浮现出来,一些怀旧.一些感动莫名涌出。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把那家小店的老玩具搬回家.清洗、擦拭,痴迷于怀旧玩具的收藏。  相似文献   

4.
《科学投资》2007,(5):36-38
感谢你们办了这么好的一本杂志,令人受益匪浅。我过去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职务做到公司副总,是公司4个副总之一。因为公司办得还可以,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畅通,由于我在公司当时是分管外联工作,按我们总经理的话说,是用公司的钱去替我自己打点关系。我想事实可能也是这样。通过这样一份工作,这几年确实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后来因为与公司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产生了分岐.他是公司的创业元老,我想这样呆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找个地方去继续打工,二是自己开创一份事业.自己当老板。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以自己的条件.再去打工也就是这样,一年赚个几十万元,被人呼来喝去.没有什么意思。而我自己有许多想法.觉得都是不错的点子。再则.我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自己创业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开办了现在的公司,仍旧是在互联网领域,相当于一个互联网的公关和沟通业务吧,应该说跟我自己的志趣和这么多年的人生历练是相符合的。我原来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资源.办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是不太费力气的事情.即使赚不到更多的钱,至少也不会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但是现在我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原来以为可以用到的资源.而且被别人亲口许诺帮忙的资源.一旦到自己真的开创公司.就变得全然不管用了。该找到的人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也是模棱两可.要不然.帮忙是可以.但是开价太高.不像朋友.完全变成了买卖关系。而不想搭理的人,不相干的人.倒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热情有加.都是不想出力而想分羹的。现在我是头大如斗.度日如年。没有办法.所以还是想向你们求教.这个创业资源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积累的创业资源究竟应该怎样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感谢!  相似文献   

5.
童年时.我曾是一个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儿.我的父亲和母亲很少给我买糖果和玩具,而给我更多的是精神关怀。他们让我自己学着读书写字.让我读家里书架上的书.也给我买过和借过很多书。在自学的日子里.书是我的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家》2006,(10):88-88
一拒:我不是政府主席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的。这是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下发行的纸币.设计印刷都比较粗糙。据当时的参与者石雷介绍.1947年4月.中共中央任命董必武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同时组织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国际惯例.设计者曾将毛泽东主席头像安排在票面上。送审后.毛泽东否定了.认为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现在,我是党的主席,而不是政府的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这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南汉宸的意见,票面图案设计为解放区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兰花”茶是我的最爱.能褪去我心头的喧嚣和沉闷.没有什么能像“兰花”那样使我远离了冷漠而接近温馨.远离了渺小而接近崇高.远离了小我而接近博爱。是“兰花”清新悦人的馨香,给了我春天般清明开朗的心情.是一片片“兰花”舒展开时的激情.激起了我走出一片片沼泽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用卡》2007,(1S):44-44
在我成为持卡人的头两年.我只拥有一张信用卡。记得那时银行申办信用卡的审核手续很严格.尤其是金卡。我是通过银行朋友.在提供资料不是很足的情况办得金卡的。可从2006年8月至今.赶上各行都在大力推广信用卡业务.自然我也成为了他们的营销对象。于是.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信用卡增加了6张.加上原有的信用卡.我一共有7张信用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科学投资》2006,(2):36-38
我是贵刊的一名长期读者.几年来通过阅读贵刊获益良多。通过贵刊2004年第11期“创业咨询”《如何判断项目的投资“钱”景》,我知道了判断项目的几个关键要素。2005年9月又在沈阳参加了由贵刊举办的免费创业培训.对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本身是否有投资价值.是否值得投资,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但是我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贵刊的文章中和贵刊老师的讲课中.都没有提及如何判断项目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觉得十分重要。2005年11月,我通过参加哈尔滨的一个招商洽谈会.看中了一个加盟项目,根据贵刊所传授的知识.我从方方面面判断这个项目都很值得投资,项目本身不错,也符合本人的兴趣.跟我的资源情况也吻合。但是在会场上.通过与别的投资者的交谈,发现了很多对这个项目方的负面评价。根据我事后的调查,这些负面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这使我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个如果没有钱连爱情也会变碍廉价的物质时代.而我与老公都是没什么钱的穷人.所以我们只能过廉价的生活。 我在一家国营单位办公室工作.工资不高.加上购衣服.买化妆品和一些随意消费,早早就加入了“月光族”。而老公在中学当老师.虽然工资比我的高.但他家在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结婚以前.工资都如数上交.所以也没有多少积蓄。  相似文献   

11.
贵刊7月号的《小企业九招打进超市》真是一篇好文章,看后我感慨甚多。我是一家饮料经销商.以前一直在做传统通路。但目前广东的超市发展非常快.原来的老客户找到我.要我2004年开始在超市进行推广。我2004年也试着去一些超市谈判.但往往无功而返.要不就是进场费太高,要不就是嫌我代理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后来我咨询了一些专家,  相似文献   

12.
报答的方式     
1997年以前,我都是以一个粮食人安排我的人生的。我从湖南省粮食学校毕业,然后安排在石门县一个乡镇粮站。因为我是我工作的那个粮站唯一一个具有大专文凭的职工.用别人的话说“前途大大的”,我也因此而常常沾沾自喜,一遍遍自我设计作为一个粮食人的远大前途。  相似文献   

13.
净瓶甘露     
王以培 《金融博览》2013,(21):22-23
常年孤军奋战.像我这样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内向”了。说是内向.其实是向内.因为在我的内心世界.已经有一条江,而今晨她是一根紫藤,有诗为证: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老家有一句俗语:好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到我十几岁的时候,与我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都出去打工帮助家里谋些生计了。而我在上学.父母认为上学更有出息。每当和伙伴们凑到一起.听他们讲外边的世界多精彩,我心里就痒痒,虽然我也知道“江湖险恶”。  相似文献   

15.
进城     
1949年是全国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因为.这一年我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接管官僚资本金融机构队伍的一员.来到北平。光阴似箭.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张德宝 《金融博览》2011,(11):76-76
偶然翻阅昔日剪报。一则旧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讲的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这条旧闻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获奖者田中的身份。纵观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多年的历史.获奖者不是教授就是博士.而田中耕一只是一个学士.是。岛津制作所”(生物工程公司)的一位普通研究员。他的职务是主任.他所属的部门内61名职员中.主任一级有50名之多.可见他的职位之平凡。然而.平凡的人却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并荣登诺贝尔奖的宝座。读完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的一些联想。  相似文献   

17.
刘炀 《科学投资》2007,(10):73-73
我是一个又懒又笨的女人.炒股炒了一段时间,还是看不懂这样那样的图.也不清楚哪家公司业绩如何.对于什么政策面、消息面更一无所知。我搞不懂这些.我只知道买进股票后就等着涨.3年5年随它去,反正不翻倍就不卖.只当存银行了。我的秘诀很让周围勤奋的股民同事和朋友看不起。是啊.人家天天泡在交易所.书看了一大摞.买进卖出心惊肉跳,可是到头来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18.
希望的田野     
马奔 《深交所》2005,(4):23-24
从去年12月14日开始.我参加了本所的中小企业调研活动,先后在河南和内蒙古走访了30多家企业.与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和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交换了看法,感受很多,收获很大。可以说,2003年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植树活动,使我心灵受到冲击和震撼的是那一片苍凉、一份责任和一股激情;而这一次,我感受最深的是燃烧的希望、持续的繁荣和升腾的自豪。内地的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叶其通 《金融博览》2009,(17):67-67
我1975年参加信用社工作.当时信用社还是人民银行管理下的一个金融机构。在我当时工作的海岛乡镇.人民银行与信用社合署办公。由于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我是银行和信用社工作一块做.既办理银行业务又办理信用社业务。  相似文献   

20.
张进 《税收征纳》2008,(11):39-40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还处在恢复经济的阶段.从旧社会解放出来的新中国.百废待举.税务工作同样都要从头做起。这时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就是税务战线.当时我对税务工作在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虽然我学习的是财会专业.但没有实践体会.我要在税收这个战线上从头学起.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自己人生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