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浙江省三门县红旗塘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2006年首次将涂耕机技术引进到围塘养殖中,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后又经改进,技术更加完善。2009年,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对涂耕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该技术简单且实用,主要通过经涂耕机对围塘内养贝涂面的耕作,清除敌害生物,降低水体有害物质,改善养殖环境的影响,减少养殖物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污水。这些污水对养殖生物的存活影响很大,而且关乎着环境安全,必须通过科学的渠道,进行合理周到地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目前已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技术。只有科学地处理好污水,才能应对新的挑战,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一、生物处理技术与处理普通污水不同,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在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在全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良好的创新大环境极力推进着科技创新步伐,科技成果相继得到转化,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水产养殖业中,使水产养殖方式逐渐从粗放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可以实时对水产养殖环境、养殖区域管理、水生生物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控与管理,已逐步发展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以下将针对物联网技术在目前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是水产养殖大省,池塘养殖发展历史悠久,以珠三角地区为甚。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下,至今仍保留着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深挖鱼塘、垫高塘基、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  相似文献   

5.
《渔业致富指南》2014,(8):49-50
<正>为了适应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的要求,2013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与杭州宝水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起,在总结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外界小面积标粗养殖的成功经验,实施了《大棚内虾苗标粗与室外塘白对虾二茬养殖技术应用》项目。一、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以杭州宝水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内100亩水产养殖池塘为基础,以设施大棚内虾苗标粗与室外塘白对虾二茬养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密度的水产养殖存在大量的化学污染,这样一来不仅加快了水源的污染,而且各种病灾也较快传播,由于水产养殖程度密集,区域关联性较强,这样很容易导致区域性的水质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加重了污水治理的负荷。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处理水产养殖的废水在业界和学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特点、规律无需赘言。对于废水处理楚地认识到减轻水养殖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对于废水处理具有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修复技术就是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随着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水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按传统的养殖方法,难免会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如营养物污染、毒物药物污染、底质富集污染以及破坏水体生态等等,基于此,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一、水产养殖自身污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塘清整消毒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鱼虾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故清塘消毒是水产养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须高度重视。1.干塘清塘,加固塘基。有经验的养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高产为目的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弊端逐渐呈现,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问题频发。水产养殖业面临瓶颈,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健康、高效、新型的生态养殖技术已迫在眉睫。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高效的蛋白利用率等特点,并能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化、免疫和健康性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生产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生物絮团技术被誉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养殖的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横泾太湖水产公司主管全镇水产养殖,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是吴中区(原吴县市)最早从事太湖水产品产销,集水产开发、养殖生产、苗种繁育、科技服务、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水产专业公司。总面积31731亩。内塘1873亩,外塘8187亩,是全区养殖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