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垫江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至2006年9月底,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3%,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7%。2005年全县劳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人均创收5263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0元,劳务输出是该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对促进该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引起其家庭的残缺不完整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是严重而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肇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产业发展根基,农民增收主体抓住不放,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增产潜力,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3.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已连续6年实现粮食连年丰收,成为全国第三、黑龙江省第一产粮大县。  相似文献   

3.
山区兴果致富路赖义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农村开始骚动起来,山区农民也逐步跳出单纯依靠粮食和耕地的圈子,千方百计开拓生产和增收门路。一部分农民走海边,掀起了打工热潮;一部分农民闯市场,做起了买卖。虽然有些农民因此而先富起...  相似文献   

4.
全力抓低改     
全全力抓低改□永新县农业开发办江西省永新县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粮食收入是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现有耕地4118万亩,其中亩产3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2343万亩,低产原因主要是旱、涝、瘦、瘠,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利用国家对我县粮食发...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影响。一方面,农民增收困难突出;另一方面,粮食安全隐患凸现: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粮食生产连年减产、粮食库存逐渐下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是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一项新兴产业,分析其对农民的收入效应及其机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凤凰县为样本,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民家庭的收入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的动态机制以及机制核心。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具有显著的增收富农效应,而产生这种效应的机制核心在于农村旅游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种植业、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多种经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扩大经济作物与粮食的比重,提高种田效益。过去,我县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重是68∶32。这种结构曾为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近几年粮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靠种粮食来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为困难。近年来我县在主攻粮食单产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二辣”和大棚蔬菜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把…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连快",向着完成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收入倍增目标又迈进了坚实一步。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仍未扭转,农村内部收入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从未来农民增收的渠道看,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工资性收入增幅不断下降,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当前大部分农民仍旧以务农为本,增收渠道单一,致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收困难,如何建立一套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河北省乐亭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确定“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兴县”的发展战略,从内因和外因入手,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迈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惠农补贴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在政策实施中,仍然存在补贴项目多、补贴标准低、兑付程序复杂、工作成本高、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农业大县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探索整合粮食补贴项目,改革发放方式,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广角镜     
广角镜/Guangjiaojing广角镜/Guangjiaojing广角镜/Guangjiaojing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农民增收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相似文献   

12.
荷泽市巨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878个行政村,农业入口82.7万。占总人口的81.8%,农户22.8万户。作为农业大县,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问题已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巨野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路子,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百千万”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3.
百业致富     
百业致富马头山乡利用残次木竹赚外汇资溪县特困乡马头山乡发展经齐钻"冷门",组织农民利用残次木竹资源、空蔸烂梢、锯屑竹茎、边角废料,加工成木竹工艺品,经福建转销国外市场,收入可观。乡里为了农民增收、财政增值,从外地引进人才和资金,办起了9家乡村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4.
金宣寿 《发展》2010,(3):34-35
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全县总人口54万,土地面积374.4万亩,草地面积158万亩(人工草场2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省牛羊大县之一,是甘肃省地方名优品种早胜牛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宁县县委、县政府把早胜牛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着力开发,使以早胜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1.83万头,农民每年人均养牛收入676.8元,牧业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李蔚 《乡镇经济》2006,(2):41-44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这个危机感的推动下,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谓是见仁见智。本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探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一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李楠楠  车明诚 《乡镇经济》2009,25(12):74-76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特点,从成本和收入角度指出了主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以来,镇雄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工作目标,扎实抓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粮食总产连续增长,确保云南第一人口大县粮食安全。2011年底,镇雄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镇雄县认真落实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  相似文献   

18.
祁阳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 66万亩,农业人口 78.3万。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生猪、鲜鱼、柑桔、茶油、生姜、香芋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畜牧生产百强县、水果生产重点县、模式化稻田养鱼示范县。 199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0.16亿元。近几年来,我县把农业结构调整始终摆在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规模调大,品质调优,特色调明,效益调高”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手段,组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19.
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县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创新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肉牛产业,大唱“西瓜经”、“水稻经”,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全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实事求是寻差距南安乡地处渝水区东南边缘,耕地面积36万亩,人口不到15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粮食生产。近几年,随着粮价的下跌和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农民增收亮点不明显,有的甚至下降。当我们环视四周时,才发现已走在别人后面。寻症问结,最主要是思想观念的陈旧,体制机制的羁绊,是部分农民小农意识、小富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