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死结是股市,股市的最严重问题是股权分置。因此股改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相似文献
2.
【香港《香港商报》7月5日】6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宣示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这对市场来说是一种利好。然而,仅有这种宣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包括:一、当考虑如何调整整体利益关系;二、使内地股市从“政策市”走出来;三、保障上市公司的质量;四、整顿中介机构市场;五、打破市场信息垄断。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的国资步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可能意味着一旦国有股可以流通后,股价将成为新的资产评判标准”6月3日下午两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意外”出席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上海市上市公司工作会议,仅仅几个小时之前,他刚刚参加完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的会议。“尚福林主席此次的上海之行,是要上海在股权分置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有消息人士透露。而上海共有148家本地上市公司,总股本1258亿,总资产11644亿元,净资产3251亿元(截至2004年年底),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一直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别只盯着股权分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中立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6):60-60
要使股市摆脱危机,惟一的办法是重塑股市的制度基础,以恢复投资对这个市场的信心。目前正是进行这项工作的最佳时机。如果过多地在股权分置改革或股价涨跌等技术性问题上纠缠不清,我们就会忽略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一个星期中,内地股市连创六年新低。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内地股市只能迈出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步,否则,就要重起炉灶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当事人的利益分配是以市场与行政混合的方式进行。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规则,按照现有制度争取利益。政府的监管部门不仅要密切监督这些行为的合规性,还得密切关注现行制度规则的合理性,以便让现有规则不断修改与完善,保证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6.
7.
8.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相似文献
9.
10.
<正>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颁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股市进入"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截止2006年1月11日,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434家,占沪深两市1358家上市公司(不含纯B股公司)的32.03%总市值为12047.54亿元,占两市总市值的36.47%;总流通市值为4508.93亿元,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42.76%。根据预测,按照现在的进度,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5,(13):1-4
2005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明确的基本原则,目前解决股权分置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这是近几年主要停留在纸面争论以来,对股权分置问题第一次进行如此清晰的政策表示。尽管具体的方案还在商讨之中,从操作角度看,这也可能只是中国证券市场转型的一小步,但是,凡是参与整个讨论过程的相关人士无不深深感到,这将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真正市场化的一个根本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和分类表决机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出<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紧接着,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随即,首批参加改革试点的三一重工等四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试点改革方案.这标志着对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问题的解决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5,(13):12-12
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股市全流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对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却反其道而行之,指数下滑,市值缩水.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淡化和褪色.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是: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股权分置的体制性弊端,股份不能全流通,即股权分置问题.改革股权分置,重塑市场信心,须要分析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性质,分析由此带来的问题并进而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家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一直没有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17.
<正>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低迷不振的状态。对于政府屡屡出台的利好消息,股市反应淡漠。确实政府在股权分置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重重都让广大股民对中国股市丧失信心。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建立一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扫除了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开启了A股市场全流通新时代.本文从西方股利分配理论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与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吸取了当前管理层和业界所持态度和观点,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29日,在《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简称《国九条》)颁布14个月之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4·29通知》),启动了这场处于新兴转轨时期的中国股市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2005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建立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市场体系建设也得到不断完善。特别是2005年后,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的结构性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股市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为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股票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监管手段、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投资者的专业素质等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和缺陷。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也得以体现,但关于股票市场的效率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却引起了广泛质疑。我国股市能否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能否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对于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