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4):I0007-I0007
2005年对五十七中学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示范校的申办成功、一期工程的胜利竣工等标志着学校硬件建设有了历史性的改变。同时,学校软件建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也赢得了主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领导秉承人本思想,提倡“教师发展学校”的师本理念,全面规划了高水平发展学校的蓝图,设计创办了“高质量、精品校、创特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上犹县是全省老区重点县,又是全国贫困开发县,在老建扶贫工作中,我们注重抓了投资少、见效快、好管理、收益大的茶叶生产项目。两年来,扶持专项贴息贷款61万元发展新茶园;24.3万元改造低产茶园;50万元建造一座年产2000担茶叶的精制厂。现在全县已发展茶园12700亩,今年茶叶总产4150担,比去年增产750担,增长22%。全县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267元上升到今年的310元,有13931户特困户解决了温饱,占全县特困户总数的94%,有1300户特困户  相似文献   

3.
广昌县的大株乡,一手抓乡镇“龙头”企业,一手抓科技兴农,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突破200万大关,粮莲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平收入增加119元,比1989年增长31%,417户特困户全部解决了温饱。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南丰的经济有很大发展,老区面貌开始改变。全县共有特困户共2073户,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有96.3%的特困户解决了温饱。三溪、西溪、沙岗三个特困乡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326元增加到1988年的444元。这些变化,是同广大基层干部的努力和相当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作用分不开的。南丰的实践使我们从中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1992年吉安县老区农村一般户人均纯收人为745.25元,特困户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特困户比一般户人均纯收入少308.95元,低41.5%。差距的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对一般户和特困户的生产经营、收支状况、文化素质等农村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看到了特困户贫困的轨迹,找到了特困户差距的症结。特困户与一般户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宁都县在大力扶助贫困户发展种养加工等生产项目的同时,千方百计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搞活农副产品的购销,使扶贫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虽然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受扶的特困户中仍有70%的户解决温饱问题,人均收入超过200元,20%的特困户收入比上去年略增或持平。  相似文献   

7.
萍乡市龙台乡地处山区,是个老区特困乡,特困户占总农户32%,1983年以来,该乡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扶助发展资金11万元,落实扶持项目85个,按照少花钱,多办事,重效益的原则,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0万元,比1985年增长66%,平均每年递增22%,工业总产值增长103%,人平收入450元,人均口粮680斤,全乡100%的贫困户解决了温饱,其中34%的贫困户跨入了致富行列。  相似文献   

8.
东固镇为何能脱贫李世穗,夏剑峰,戴亨金东固镇位于吉安县的东南边远山区。1987年有特困户506户,2530人。通过几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全镇98%的特困户人平均收入达465元,全镇人平均纯收入为625元,脱贫率达90%。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把落...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市125个定点扶贫挂钩单位,扶助全市26个特、贫困乡,去年这些特贫困乡人均纯收入达400元,2.176万多贫、特困户告别贫穷,开始踏上致富之路。三年前,景德镇市有26个老区乡(镇)处于贫困状态,1.723万户特困户和1万多贫困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几年的努力,老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多数特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还实现了脱贫致富。老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商品经济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老区原有经济基础与人的素质的差异,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建设目标与现有基础的落差较大。这些情况表明,仅靠常规的办法无法使老区经济实现超常规增长,必须从观念、体制、方法等方面使老建工作实现一系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赣南地区扶贫工作之管见钟英兰近些年来赣南老区的扶贫开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解决温饱工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有25.6万户特困户解决温饱,占特困户的97.8%,为实现江西省委提出三年解决温饱,五年摆脱贫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玉山县童坊乡位于赣东北怀玉山脉,是个老区特困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守着人平4.3分田,一年到头早出晚归,辛苦劳碌,还不能解决温饱。近几年来,在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罗纹石矿,扩大砚台生产,拓宽了老区致富门路。据近三年统计,全乡砚台产值达100.9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10%,上缴税收7.06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出口创汇31.5万美元;安排了劳动力623人(其中特困户379户379人,占全乡特困户的61%),每户从砚台生产中一年可得纯收入575元。去年,这379户特困户全部解决了温饱,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县10个特困乡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20.3%,其中34.5%的农户人均收入200元以上,33%的特困户已解决温饱,100%的“三不户”做到了住有房、睡有床,吃饱饭,不受寒。全县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万载县赤兴乡是湘赣边界的老区特困乡。近两年来,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以花炮生产为龙头,实行花炮、引线、造纸、烧碱产品系列开发,收到了“扶持一个点,安排一批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去年,花炮系列产品总产值达142万元,实现税利34.4万元。厂内新吸收职工278人,人均年工资561元;厂外安排下手工1516户,其中特、贫困户955户,下手工工资收入合计47.16万元。全乡人均增收40.11元,加上其他各业收入,比1985年净增134元,增长49.3%,其中特困户人均增收141元,增长79.2%。全乡442户特因户,已有356户解决了温饱,占80.54%。  相似文献   

15.
1986年,抚州地区在老区扶持的15551户特困户,通过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有10276户的人均收入达到200元以上,占扶持户总数的81.9%。他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由特困户变成了专业户,开始富裕起来。这个可喜的变化,生动地反映了老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贫困地区生财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昌县1985年以前、有1.8338万户特困户。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温饱工程”,抓好特困户“四个一”脱贫工程的落实。即建立人均一亩以上的稳产高产农田、有的户有一亩以上经济作物;有的户有一亩以上林果园;大部分特困户有一个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并组织进行了11个项目科技培训,使特困户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万安县七个特困乡有4009户脱贫,占全县特困户总数的96.14%;人均收入比三年前净增200元,达到320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去年还有8.1%的特困户还未解决温饱,返贫率达10%(由于遭受旱灾和冻害),扶贫开发中攻坚和巩固难度大的实际,宁都县老建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对  相似文献   

19.
万安县采取向特困户传授治穷致富实用技术的方法,打好特困户解决温饱的攻坚战,战果喜人。据初步调查统计,至今年10月,全县4170户特困户当中,有3974户解决温饱,人平纯收入超过450元。  相似文献   

20.
全国农村对特困户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预计到今年九月底前可全部完成。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正按照规范的审核、审批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户纳入救助范围,并以光盘的形式把要领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人员逐级汇总上报,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救济资金、通讯地址等详细资料,由省级民政部门分别备案。经排查核实后,农村特困户可以领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并按照民政部所制定的救济标准,得到定期定量的救济。我国将实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