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接《中国农史》 2020年第3期)六、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学研究中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局限在狭义的江南地区,包括环太湖地区、宁绍平原,以及周边的丘陵地带,其中环太湖地区是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上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比较复杂,为了简明,我按时间先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阔的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对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史前考古遗址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的先民们已经逐渐脱离了渔猎采集活动,从事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和渔业活动。畜牧业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农业生产部门,家畜以牦牛和猪为主;这一地区的种植业与北方黄土高原相似,是以旱地作物为主,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粟、豌豆等,起初可能受到起源于中原的粟作农业文化的影响,随后也可能受到西亚麦作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国内农业起源研究的进展及现状表现在:一、文献,四十年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纵向分段和横向分类统计数据表明,进展呈三阶段,研究领域逐步扩展,今已日臻全面;二、农业起源研究的三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50—1965)、基本停滞阶段(1966—1976)、恢复和深入阶段(1977—至今);三、目前农业起源在总体研究,以及作物起源、畜牧渔业起源、原始农具起源、蚕茶起源等专题研究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山地崇拜是古代社会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起因于原始农业发生期先民在山地的种植活动,并影响了农业发达期土地崇拜或社祀仪式的表现,即所谓封土为社、大石为社、立木为社等,均只不过是早期山地崇拜的延伸,在这三种形式中,人们崇拜的对象——山地早已被它的象征物取代了。山地同早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土地崇拜的不同形式,无不透视出山地同农业起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的地理环境为农业在这里发生准备了很好的条件。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的农业文化面貌:(1)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河东地区的分布及其所揭示的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农业植被状况。(2)新石器考古在这一区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不同阶段的生产工具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水平。(3)这一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作物标本所反映的这一地区当时的种植结构。(4)这一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家畜家禽骨骼及有关动物标本所反映的这一地区当时的畜牧业结构。最后,作者根据民族志资料和河东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数量,对新石器时代河东地区的人口及粮食产量与耕地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何红中  沈志忠 《中国农史》2013,(1):133-139,95
农业起源是人类内在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人类由此开始进行真正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是探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外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雷丁大学农业考古学系(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UK)于2012年12月15-1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来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既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也有源远流长的农业历史。人类在内蒙古务农的足迹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自秦汉至辽金,内蒙古境内都有许多种植业的遗迹,都有与内地并驾齐驱的农业技术可资例举。其中,既有内地汉族移民在内蒙古务农的史料和文物,也有塞外各个民族经营种植业的许多证据。本文在充分利用现有和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学及出土文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古代塞外民族并非单纯的狞猎游牧民族,他们同汉族人民一起为内蒙的农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内蒙地区农业的起源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并非始于近代,盛于现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依据考古材料,以青墩遗址、龙虬庄遗址和青莲岗遗址为重点研究对象,分三个阶段,从生产工具、陶器、自然遗物三个角度来探讨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即早期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为辅→中期渔猎经济与稻作经济互补→晚期以稻作经济为主,渔猎、采集经济为辅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施由民 《中国农史》2003,22(4):127-127
整个 2 0世纪 ,中国考古发掘不断传出令世人震惊和激动的消息 ,从世纪初北京周口店猿人头骨化石 ,到世纪末东周地下王陵 ,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一次又一次引起世界的关注和赞叹 ,而中华民族则不断地从中激发出可贵的民族自豪感。伴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 ,显示中国古代农业状况的材料也就越来越多 ,因为中国自上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中国学者以睿智的目光 ,在 2 0世纪 30年代就已开始从考古学的角度专题研究中国农业 ,直到2 0世纪 80年代陈文华先生将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相结合 ,在全国巡回展出中国古代农业的科技成就 ,中国农业考古学…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四纪全新世前后,太行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粟作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人类经常的采集活动为粟作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匮乏为粟作农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野生狗尾草的存在为粟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生物依据。以上条件的具备,使得太行山地区的先民们约在距今一万余年前便开始栽培粟类作物。而粟作农业的诞生,为以后夏、商等王朝在该地区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