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这是近年来中央政府首次提出电价的具体调整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降电价",笔者认为其目的是降低用户(尤其是一般工商业)的用电成本。关于用户用电成本构成用户用电成本大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政府管制机制下由发电成本(体现为上网电价)、输配电成本(体现为输配电价)、基金附加和税金构成,市场机制下发电成本包  相似文献   

2.
继2018~2019年连续两年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10%之后,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2月及时出台2~6月支持性两部制电价和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工商业到户电费按9.5折结算的规定,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负担、支持复工复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工商业电价降低5%的政策执行到年底。  相似文献   

3.
政策     
<正>发改委公布第二批措施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通知》。《通知》明确四项主要降价措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降低50%形成的降价空间(市场化交易电量除外),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适当延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降低0.5个百分点;增值税税率和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这无疑会对宏观经济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销售电价的水平为0.65元/千瓦时,其中居民电价0.55元/千瓦时,农业电价0.48元/千瓦时,大工业电价0.64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电价为0.80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为落实中央关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要求,各地纷纷下调了一般工商业电价。尽管力度有大有小,类别电价降幅有高有低,但是,目的和方向十分明确,即将政策的红利精准地击中"靶点"。所谓一般工商业电价即商业和小型工业用电电价。不难看出,之所以政策春风频频眷顾一般工商业,  相似文献   

6.
正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相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因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电网企业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返腾出的电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据统计,该项措施涉及金额约216亿元,可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2.16分,降幅达2.7%。  相似文献   

7.
<正>春风几度今又至,似曾相识燕归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掷地有声地表示,将继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显然,此次中央政府再度下达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降价目标,并非草率行事。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目的十分明确。降电价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全面优化健全电力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电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进一步激发一般工商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广西积极落实国家调整电价战略部署,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降低10%"目标的省区。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3日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并特别提出大力推动"降电价"。全社会用电量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电能是工商业用户较为敏感的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户用能成本,不仅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的具体举措。发电环节单独调整发电厂上网电价较为困难。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  相似文献   

10.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电价事关国民经济全局。我国销售电价长期以来实行"企业补居民、城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国家发改委先后于4月、5月、7月和9月发布了四份降电价文件,明确指出要切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要求。文件中特别强调了要将降价的红利传导到终端用户,重点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认真排查本地区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物业、写字楼等转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电改的6个配套文件中,"交叉补贴"被反复提起,出现次数较多。那么"交叉补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说,合理的电价结构应是各类用户的电价水平合理反映对其供电的成本。如果某类或某个用户的电价高于或低于供电成本,而由其他用户承担,则形成了电价交叉补贴。目前我国存在的电价交叉补贴大致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工商业用户长期补贴居民用户;二是城市用户补贴农村用户;三是同类用户之间存在交叉补贴。电价交叉补贴的存在,在其初期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不利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一是不利于合理体现资源价值,引导用户合理消费。从电价水平来看,居民生活电价及农业电价一直低于工商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1日起,各大电网公司对一般工商业用户执行新的电价政策,直供到户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的目标已完全实现,一大批经济实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去年开始的国家连续降电价政策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但是,部分转供电主体在获得国家降电价政策带来收益的同时,却并没有将降价效益传递到终端用户,价格传导机制还是遇到了"肠梗塞",3000多万户转供电终端用  相似文献   

14.
<正>电网企业要充分认识行业本身的发展特点、盈利模式、环境形势,将电价改革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给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里程碑式影响。一方面,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交易电价在基准价上下20%的范围浮动,理顺了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推动发电侧和用户侧建立“能涨能降”的市场化机制。新一轮电价改革加强了市场对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使电力产品逐渐回归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15.
正居民阶梯电价又称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将客户一定时间段内电量分为若干个档次,电价随着消费电量增加而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定价机制。该制度是国家为树立居民节约意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出台的一项重大电价改革政策,对于缓解我国逐渐显现的能源环境矛盾、改善日益严重的工商业用户与居民用户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等问题具有积极长远的政策意义,使居民电力价格能适当反应其生产成本,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居民阶梯电价早在2008年就开始酝酿,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10月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再降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着力点放在了"深化市场改革,清理附加收费"上,这与2018年"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的要求明显不同。今年的降价空间来自何处?市场化改革如何深化?电价构成决定降价内容我们不妨先从电价的构成来看。一般地,销售电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销售电价=输配电损耗+输配电价+购电成本(上网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从输配电损耗和输配电价看,2018年,国家发改委"四批八项"措施主要着眼于这两者的降价幅度,并  相似文献   

17.
正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经之路,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和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动向     
正发改委:下调燃煤发电上网和一般工商业电价国家发改委网站2015年12月30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3分钱(含税,下同),同幅度下调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国外部分国家,如美、日等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均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有些甚至将阶梯电价扩大至工商业用户。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阶梯电价的制定提出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居民生活施行阶梯电价已经是大势所趋。事实上,我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正发改委下调燃煤发电上网和一般工商业电价发改委网站2015年12月30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3分钱;全国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3分钱,大工业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将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其他用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