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有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切实规范、促进微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元融合、供需互动、高效配置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特制定《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要建设微型、清洁、自治、友好的并网型微电网,对外由统一运营主体负责源—网—荷一体化运营,对内分布式电源向用户直接供电,建立购售双方自主协商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2.
2021年12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规范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国家能源局及时修订《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和《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以辅助服务市场为抓手推动源网荷储共同发力,切实发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以及配售电改革的深入,行业越来越重视并网型微电网的应用。并网型微电网是指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对局部分布式清洁能源、配电设备、电力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的发配用一体化微平衡系统。它主要有两个技术优势,一是"源网荷(储)"的统一协调控制能力,二是孤网运行能力。"源网荷(储)"统一协调控制能力意味着微电网在不同环境下能够以最高效经济的方式生产和消费能源,并能够有效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而孤网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8月中旬,河南省发改委就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和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用电增量中80%(含大电网供电)以上由新能源发电供应,建成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示范项目。支持配电网企业加强负荷侧管理和制定符合配电网运行特性的电力套餐服务,支持增量配电网企业借助配售电业务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到2025年,配电网消纳新能源电力占比不低于35%。继河南之后,  相似文献   

5.
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此处的“直供电”是指不经由电网企业的输配电网络,而是建立“新能源专线”,直接向用户供电。  相似文献   

6.
钟琪 《广西电业》2015,(3):88-89
<正>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明确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电改方案")的相关要求。业内人士指出,这份文件从侧面印证了新电改方案已下发。新电改方案中,"网售分开"是重要内容,但各界比较关注的电网分拆内容并未涉及。对于新电改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可以说,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将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便捷、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的要求,以及"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原则,某省级发电公司(简称公司)高度重视发展质量,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注重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但截至2016年底,公司仅有24.7万千瓦清洁能源投产,清洁能源装机比例不足2.4%,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不足1%,按照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公司需要投产350万千瓦左  相似文献   

9.
<正>嘉兴海宁市供电公司以数字化牵引的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的诞生,打造了新型电力系统模式下电网的“智慧大脑”,在它的指挥下实现源网荷储四侧资源的高效流转,驱动电力能源自主式“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当下的海宁电网,基本实现海宁全域的多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正包容着数千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上百兆瓦可控负荷、数座储能电站的能量交汇与轮转,实现新能源发展状态下能源供需的平衡。具备灵活调节、多网互联、安全坚韧、智能互动能力的海宁电网呈现出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展需要的“新一代电网”特征,这样的运行状态正朝着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常态演变。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能源局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国内外绿色建筑仍停滞于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是理念的宽范性、目标的狭隘性、举措的传统性。针对俄乌战争的不断升级,石化能源制裁与反制裁斗争程度的提升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局发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同时期中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实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通过对国家能源局发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久颁布施行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及因俄乌战争引发的石化能源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中启发与领悟到,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布局中,各类能源主体的资源价值将被重新定义。尖山源网荷储一体化行动在新能源发展大势中乘风破浪,深度整合了各类主体的资源要素,开启了嘉兴海宁市供电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篇章。在海宁市尖山,分布式电源蓬勃发展态势强劲,光伏渗透率已达到96.81%;需求响应资源池初具规模,可实现26.69万千瓦灵活负荷可调可控;新型储能业态渐起,嘉兴地区最大的储能电站在这里每天两充两放进行“削峰填谷”、平衡供需;多端口直流微电网落地运行,释放着电力需求即时满足的多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29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主办的中国清洁能源"十二五"总结与"十三五"展望专题活动暨第八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简称"CEEC")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开幕,2016中国清洁电力峰会同期同地举办。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致开幕辞,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主持开幕式。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力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十三五"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导我国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规划》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凸显了多元化的能源利用和清洁发电就地消纳两个亮点;涵盖了"供应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分析了能源科技发展趋势,以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为宗旨,明确了2016年至2020年能源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目标。按照当前世界能源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能源发展需求,聚焦于清洁高效化石能源、新能源  相似文献   

16.
高层声音     
正国家能源局印发《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不超过50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在57.5%左右;石油产量约1.93亿吨,天然气产量约1810亿立方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表示,《规划》为突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增加了一个关键性原则,即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次把这个目标定为硬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为了体现这一点,《规划》在电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优先布局清洁能源,在电力电量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发展,而电力需求增长和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相对有限,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鼓励推动电储能建设,以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了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在能源结构方面,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指导意见》提出,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未来3年以及10年的"互联网+"发展目标,提出"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共11项重点行动。在部署的11项重点任务中,针对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