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大数据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2020年4月9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市场要素并列为五大市场要素。数据已经成为促进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及能力的先进手段之一,也意味着以此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基于分析和挖掘大数据价值理念的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及完善调控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请谈谈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售电侧的市场化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售电企业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电改"配套文件《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售电侧改革发展方向,指出要坚持市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售电侧的市场化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售电企业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电改"配套文件《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售电侧改革发展方向,指出要坚持市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13年起取消电煤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可自主协商签订合同、确定价格,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此举标志着我国电煤市场化改革终于迎来"破冰",争论多年的电煤价格并轨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引领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酝酿成熟并迅速推开。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俗称电改9号文)隆重登场,完成了电力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描绘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蓝图,重启了一度停滞的电力体制改革步伐。随后一系列关于电改的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其中《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新能源电力消纳现状出发,解读市场化交易对新能源电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工业》2013,(2):10-13
煤炭价格全部放开 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决定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意见》指出,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总部对境外机构本土发展要有包容性,更多关注经营结果考核,逐步放权或授权境外机构自主经营,由境外机构进行市场化资源要素配置,促使境外机构持续提升国际化视野、公司化管理、本土化经营思维,不断深度融入所在国。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面临发展方式创新、业务转型升级等重大挑战。2019年,商务部等19部门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华商标》2012,(1):6-8
正目前,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最高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又一重要举措。《意见》全文包括6个方面内容,共计30条具体意见。《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6年《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提出市场化债转股以来,至今已近3年。与1999年的债转股相比,此次债转股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象企业市场化选择,价格市场化定价,资金市场化筹集,股权市场化退出,政府不搞"拉郎配"。明股实债?落地难  相似文献   

11.
正曾经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区域电力市场,在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后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引发新一轮建设"小高潮"。区域电力市场的构建是实现电力用户、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推动电力工业良性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输配电价的核定和省级电力交易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全国各省级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展已取得丰硕成果——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总额已接  相似文献   

12.
正5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结合各省(市、区)电力市场推进情况,特别是充分考虑疫后经济拉动对能源电力要素的迫切要求,就务实推动电力市场、促进电力中长期交易健康发展做技术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他经济资源的组合、运用都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提出一些人力资源市场化新的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这5部分、23条、5400字的《意见》,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建筑企业该做些什么?从《意见》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市场化。让市场配置资源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之一,《意见》把建筑行业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放在显著位置,这些措施包括:统一国内市场,消除区域和行业的进入壁垒;淡化建筑企业资质,使行业的竞争转向能力竞争而非资质竞争。  相似文献   

15.
协会通讯     
《中国煤炭工业》2013,(2):16-18
国务院出台电煤市场化改革意见电煤价格并轨落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意见提出建立电煤产运需衔接新机制,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  相似文献   

16.
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是京津冀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0~2020年京津冀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京津冀创新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两系统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表现为北京市优势明显、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相对较弱。京津冀创新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同样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分别处于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勉强协调阶段。各省市两系统关键障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也呈现出一定集中性。未来,政府应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数据创新要素潜力,鼓励市场导向化科技创新,推动京津冀地区创新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互促。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7号)",同时配发了"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业内广泛热议,其中不乏片面理解和错误解读,不利政策正确有效落实。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的是"年度开发规模指标"不是"资源开发权"目前国家对风电建设管理主要依据《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改革策略包括"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等,力求建立有竞争性的电力市场。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意见,主要有推动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明确提出要积极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多层次市场协同运行的市场体系,而不是一个统一市场规则、统一市场出清的单一市场。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意见》既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纲领,又是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进一步规范国企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三年多以来,为深化国企改革、规范国企改制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其中包括2003年11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国企改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4年1月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9月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4月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2005年12月19日,进一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国企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符合当前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