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太湖地区,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本区位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生产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水平较高。本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素质较好,文化技术水平较高。是全省、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苏南太湖地区总人口120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6.7万人,占总人口的80%,人口密度高达719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高出近6  相似文献   

2.
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以来,由于其年代的久远(距今约七千年),成为亚洲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稻作遗址,因而引起国内外研究稻作起源及考古、历史学界的普遍注意。在此以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经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图一),因而,结合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对太湖地区的稻作起源、传播和发展揭示许多新的内容,取得不少进展。但是随着探索的深入,带来更多新的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满意的解答,无疑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工  相似文献   

3.
白菜(包括不结球白菜与大白菜两大类)原产我国,是当今我国栽培的主要蔬菜。汉代已驯化栽培。但是,在明代以前,栽培的都是不结球白菜,类型与品种比较少,栽培地区主要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明清时期,大规模成功地向全国各地传播,并且在不同的地区演化成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不同类型与品种。大白菜是明代中叶(15—16世纪)首先在杭嘉湖地区培育成功的,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在河北安肃县(今徐水)栽培成绩斐然后,迅速向全国各地传播。本文根据大量史料,分别探讨了明清时期不结球白菜与大白菜的演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油1号是由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通过荣选/372//Wesroona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O03022。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浙江、上海等省的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这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诸方面均具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端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完成了“新石器革命”,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稻作农业发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太湖为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拥有320多万亩水面,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和“大然活鱼库”之美称,是镶嵌在长江三角州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渔业信息     
太湖鱼人工养殖成功美国罗非鱼进口值近2.5亿美元太湖鱼经过一年6个月的人工精心喂养,近日已陆续上市,该鱼种填补了无锡地区人工养殖鱼的空白,拓宽了调整鱼类品种结构的思路。鱼是太湖名贵鱼类中的珍品,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著称,誉为“太湖三白”(银鱼、白虾、鱼)之一。在天然  相似文献   

8.
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开拓耕地,增加粮食生产,再次出现了占江围湖,与水争地的狂潮。围垦活动主要集中于鄱阳湖、江汉平原、洞庭湖、太湖以及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围垦活动的广泛兴起,使许多平衍沮洳的江湖淤滩得到开发利用,成为膏腴圩田,为稻作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地,促进了新的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盛。然而,大规模围垦江湖滩地,促使湖泊淤堙,从而使自然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这样,一方面导致了长江中下游沿江滨湖地区的蓄泄矛盾,加重了洪涝灾害;另一方面,迫使人们奋起抗灾,从而推动了圩区防汛工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 西藏、青海和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以及云南省北部都是藏彝民族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商品经济,尤其是农村的商品经济,明显地落后于汉族地区,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新疆、宁夏、内蒙等)的商品经济还要落后。尤其是该地区的边远偏僻地带,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农村还没有定期赶集、交易的习惯,市场经济中只有单一的国营民族贸易公司,且网点分散,中转环节多,商品流通不畅,严重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缓慢,水平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六五”期间,这一地区市场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四川省甘孜州集市贸易成交额由1981年的375万元增长至1985年的2,245万元,增长了5倍,  相似文献   

10.
梳理乡村振兴成果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量化模型推动乡村振兴评价的细化。文章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相关文献与政策资料,参照建模准则、函询内容与可靠性检验筛选出5项维度指标以及44项评价指标,并结合综合赋权TOPSIS模型和统计数据来判断湖南省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乡村振兴进程。研究发现:(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乡村振兴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2)相较地形复杂与农林牧渔业发展受限的湘西地区(0.737)与湘中地区(0.802),拥有产业基础、生态优势及匹配政策的湘北地区(0.9115)与湘东地区(0.863)乡村振兴水平更高。(3)各市州应明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地形地势、人才队伍和科技投入与振兴战略的相关性及重要度,并加速推进特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教育发展和科技投入以及接轨“三高四新”战略来完善现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粮改要考虑州情甘孜州是四川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地区。粮改政策和办法应从州情出发,和内地有所区别,以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甘孜州粮食行业点多面广,站(点)分散,交通不便,粮食调拨运距长,大部分站(点)地处高寒边远山区,粮食经营量小,自身盈利能力很弱。计划经济时期,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仍需国家关照。为确保全州粮食安全及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州内部分县属粮食购销企业及部分基层站(点)不宜撤并,政策性的地方商品周转粮计划也不宜全部取消。二、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通过对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近几年…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太湖蟹交易市场地处太湖之滨的吴江市庙港镇,九十年代这里的渔农民就开始太湖围网养殖(太湖蟹)、池塘养殖(河蟹、青虾)、漾荡养殖(常规鱼、网箱桂鱼)等多种模式的养殖,目前全镇总水面已达2.15万亩,并形成了以太湖蟹为主的特种养殖基地。1995年8  相似文献   

13.
《浙江林业》2005,(5):21-21
根据农业部疫情通报,最近,在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部分地区发生一种新传入的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州巴拉那河流域,1930年入侵北美,本世纪初传入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省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稻麦轮作是我国长江下游粮食主产区一种主要的种植制度,系统分析稻麦轮作系统碳足迹构成对于实现该地区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生命周期法定量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碳足迹大小及组成,并进一步分析碳足迹影响因素。[结果](1)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单位产量、单位生物量、单位产值碳足迹分别为050kgCO2-eq/kg、022kgCO2-eq/kg 和022kgCO2-eq/CNY。CH4和N2O排放、柴油、肥料为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碳排放主要来源,分别占稻麦生产碳足迹的65%、53%、11%~22%和15%~20%。(2)在调研的稻麦田中发现农资投入中氮肥的施用量和柴油消耗量都与碳足迹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种植规模与碳足迹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小规模稻麦种植相比,大规模稻麦种植单位产量碳足迹分别降低了74%和209%。(3)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可能受到农场规模、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管理实践的影响。[结论]发展稻麦轮作系统节肥、节水及免耕技术,构建规模化的低碳种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的中国农业史与中国经济史专家,通常把宋代视为长江下游地区农业发展取得划时代的进步、甚至出现“革命”的时代。但实际上,宋代长江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最主要的成就,在唐代即已取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16.
陈少华 《中国农史》1998,17(4):97-100
本文通过对太湖地区农书传承的研究,表明太湖地区的农书传承为《齐民要术》的传世、区种法的总结和蚕桑业的推广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太湖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太湖地区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也为此地人士总结农作经验,撰写各类农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镇江地区是锦秀江南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面宽阔,境内除长江、运河以及五湖(太湖、滆湖、洮湖、石臼湖、固城湖)水域外,还有一百多万亩可养鱼水面。淡水养鱼自古以来都占着重要地位。据溧阳县志称:“一斛水中半斛鱼”,可见鱼产资源之丰盛。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三州”)是集“老、少、边、穷、高”于一体的落后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及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三州地区部分农信社已陷入“撤不掉,养不活”的困境。为使其尽快摆脱困境,实现三州地区农信社深化改革的目标,笔者从目前三州农信社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产业意识──苏州市促进水利事业良性发展的基本做法贡瑞金,祖苏(苏州市水利局)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和长江下游,境内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历来频繁而严重。建国以来的43年中,共有17年发生严重洪涝.8年出现较大旱灾。坚持不懈地兴水利、除水害,已成...  相似文献   

20.
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是太湖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太湖地区的水稻生产,自晚唐以后又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探讨太湖地区水稻的亩产量,对於了解我国古代水稻生产的最高产量水平和古代江南的农业发展情况,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於我国古代粮食亩产量已有不少研究,但对於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作一探索。由於限於资料,故本文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於宋、明、清三个时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