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代洁玉 《魅力中国》2010,(15):105-107
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不仅呈现典型的二元化结构,还将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接受教育和享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基本权利限定在户籍所在地的区域内,大大削弱了公民权利的功能,间接导致了“户籍歧视”。笔者以为,户籍制度本身虽与公民权利无关,但户籍制度的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路归何方,却关系着公民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因此我国当前户籍制度的改革应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从社会保障、就业促进等方面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保障需求剧增,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相当有限,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3.
王洪庆 《中国经贸》2014,(21):55-55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对公民在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生育、面临生活困难以及遭遇灾害时,由社会和政府依法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从而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一项制度。由此可见,要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或国家,因为也只有政府或国家才能够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才有能力维护这一项人的基本权利,并按照公平兼顾和效率的原则来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洁 《乡镇经济》2008,24(3):28-31
土地保障是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由于缺乏正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农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建立全面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农民社会保障还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中国转型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文章将土地流转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联合构架,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务农人口三大群体,通过土地流转补偿方式的设计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社会保障既是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是全体公民根据宪法而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强制性、公平性、全民性、最低保障性的特征。社会保障的体系、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保障的需要与变化而不断充实内容的。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基本保障和补充保障两大部分组成。基本保障则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四个部分组成,由社会、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的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基本  相似文献   

6.
缓和社会不公平、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基本归宿。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只有在公平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本文从公平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促进社会化保障更快、更好、更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天津市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者维修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牧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牧区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应该看到另一个事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牧民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能力明显加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是国家为其公民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快速推进,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从城镇扩大到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政府集中财力优先发展社会保障,着力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建立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体制。本文拟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农民再就业促进制度、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3个层面来构建农村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18个村庄(参照各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选取)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辽宁省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农村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土地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和农民对农村养老满意度低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政府有所作为的养老保障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住房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在新理念、新制度、新技术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是实现居者有其房、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住房保障档案是开展住房保障管理的重要依据,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担负着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挥指导作用以及为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等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借鉴和经验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但就目前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技术上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和发展尺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是完善廉租住房腾退制度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需要,是解决住房腾退和腾退住房管理与运作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需要。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政府与市场机制以及第三种力量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以社会公平为总的目标和原则,构建起由立法、行政、经济和社会保障等机制构成的功能互补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关系治国安邦的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的推进与社会保障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了“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收入分配调节器”的重要功能。现行保障机制中的部分项目具有局限性与滞后性,面临着权益保障不平等、难以适应信息时代新趋势、收入再分配负效应等问题。要统筹规划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精准把握和安排不同层次机制的功能定位,构建社会保障防困返贫机制,促进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发展史中,家庭一直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单位与重要保障.随着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家庭原有的部分保障功能逐渐被社会保障取代,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仍会继续存在,家庭保障仍将发挥国民生活重要保障机制的作用.我们应当正视家庭保障地位,谋求其与社会保障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实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办法规定,由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最长不超过三年期限的协议,由政府财政、社会和企业按“三三制”原则筹集经费,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为下岗职工代缴社会保险费,帮助和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这对帮助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保障办法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国有企业职工对改革的心理随能力比较脆弱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过渡型的保障办法。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办法的缺陷和弊端日显端倪,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荣  张芸 《发展》2014,(4):66-67
民生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也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民生是法治建设的价值目标,法治通过保障民权为民生保驾护航,民生保障法治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国情决定了保障公民的就业劳动权、受教育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安全权等是法治保障民生的关键和核心。虽然我国民生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民生保障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加强法治建设、夯实民生保障的法治根基,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11,(1):97-100
2010年10月28日,历经三报四审的《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保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普遍认为,《社保法》的颁布,对于规范社会保险关系,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完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维才 《特区经济》2010,(3):168-169
对我国农民养老保障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如养老保障的主体性不明确、养老保障类型划分标准不统一、养老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认识模糊、对土地保障功能估计过高,以及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偏差等。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丽洁 《特区经济》2010,(12):240-242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公民的农民,应享有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的权利,但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权、教育权及财产权等方面的权利仍然得不到平等和应有的保障。农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是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的客观实际,构建农民权利法律保障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和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