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工贸易主要包括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方式。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用外汇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业务。那么对于这两种方式,生产企业采用哪种方式少纳税呢?笔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加工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  相似文献   

3.
国内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方式,用外汇采购进口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享受免抵退税办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以下简称《12号公告》)规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又分为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主要贸易方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经营单位签发手册,对进口原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根据加工贸易制度予以保税管理。其中,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最主要的形式,经营单位专为加工出口商品而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经生产企业加工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再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主要口岸和有些省区开展了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对外加工即来料加工,其主要形式是,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必要时提供某些设备,我工厂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也可以采取灵活方式,原材料运进和成品供应,各作各价,分别订立合同,实际上还是赚取工缴费。装配业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制度.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对来料加工,执行"不征不退"的税收政策,由外商提供的料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对加工环节的工缴费,免征增值税;对加工成品复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出口增值税和出口消费税.由于各环节免税,因此不存在退税问题.但对进料加工,海关有全额保税、定额退税、不予保税三种待遇.对保税工厂、保税集团、对口合同,可全额保税.  相似文献   

7.
去年,国务院下达《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上海口岸对外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有所开展,达成了几百份加工合同和几十项补偿贸易协议。这类业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外商提供原料或部件,交由我方加工、装配,我方收取加工费。另一种是外商提供生产设备,我方用返销产品偿付设备价款。再一种是介乎两者之间,外商既提供原料或部件,又提供设备,我方用工缴费或返销产品偿付设备价款。在这一段时期的业务开展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实际加工方式可分为:作价加工和委托国内生产企业加工.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作价加工销售是指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用减免税的料件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购进料件后加工成成品,再由外贸企业收购复出口的方式.要做好这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必须搞清楚这种方式的相关税收规定.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及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转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时,应先填报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请表,报经退税机关审核同意后,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外贸企业将有关免税证明报送其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并据此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按规定税率计算注明销售料件的税额,主管出口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应缴税额不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出口企业办理退税时在退税额中抵扣.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 加工贸易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原外经贸部发布的《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但从理论上讲,广义的加工贸易还可以包括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及境外加工贸易等各种方式。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三来一补”。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一)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我国的加工贸易早期以来料加工为主,国有企业是从事来料加工的主体,原材料的进口和最终产品的销售都由外国企业所掌握。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进料加工的比重迅速提高。1989年,进料加工超过来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此后,进料加工比重不断上升,来料加工比重逐渐下降。自1997—2007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中进料加工的比重由70.3%上升到79.6%,而来料加工的比重则由29.8%下降至20.4%。  相似文献   

11.
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实际加工方式可分为:作价加工和委托国内生产企业加工。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作价加工销售是指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用减免税的料件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购进料件后加工成成品,再由外贸企业收购复出口的方式。要做好这种方式的会计处理,必须搞清楚这种方式的相关税收规定。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及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转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时,应先填报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请表,报经退税机关审核同意后,出具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外贸企业将有关免税证明报送其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并据此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按规定税率计算注明销售料件的税额,主管出口企业征税的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应缴税额不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出口企业办理退税时在退税额中抵扣。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加工贸易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原外经贸部发布的《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20年:中国融入世界的晴雨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坚 《国际贸易》1998,(7):11-14
从全球范围看,加工贸易兴起的直接原因在于国际分工和国际化生产。在我国,加工贸易的概念源自海关业务,具体指在海关保税监管下,用于加工制造出口产品的进口,以及使用该进口货物制成产品的出口。最初,加工贸易是以来料加工装配形式出现的。1978年7月和1979年9月,国家先后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和《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办法》。来料加工的特点是吸收外资,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由外商无偿提供原材料,国内企业按要求加工并收取工缴费,产品由外商销售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加工贸易方式是外商把原材料送到国内工厂,后者按前者要求生产成品,然后再按期交货,送到国外市场销售,是一种“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模式。随着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全球化推进的影响,国内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低端的加工制造开始向国外转移,我国境内企业因生产所需,将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提供给境外生产企业,借助境外劳动力开展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运进境,于是“出境加工”应运而生,其特点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本文将对企业开展出境加工业务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5.
《对外经贸财会》2004,(7):23-24
八、进料加工业务的核算 进料加工是指企业自行(或委托其他单位)进口原辅料件,通过自行加工或以委托、作价形式加工成成品后再行复出口的业务。因此,进料加工实际上由进口、加工及出口3个环节组成,其出口环节的会计核算与自营出口业务完全一致,因此,进料加工贸易核算主要解决的是进口、加工两个环节的核算问  相似文献   

16.
一"以进养出"业务是我国在长期外贸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灵活贸易做法.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进料加工"、"进件装配"和"进口换购产品出口".具体做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通过计划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经物资分配渠道拨交生产部门制造成品出口,如进口棉花、化纤,由纺织工业部门制造纺织品出口;另一种方式是,国家通过计划拨给外贸部门一笔专用外汇,由外贸部门根据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至2008年,中国A公司向美国B公司出口铅笔。最初,A公司采取进料加工的贸易形式,从国外购买原材料,同时从国内采购部分国产料件,在国内加工成成品后出口给B公司。随着加工成品需要耗用的部分国产料件、零部件数量目益减少,如果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因退税率小于征税率,其耗用国产原料件、零部件等支付的进项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相似文献   

18.
进料加工是对外贸易中为了解决生产出口商品原材料不足而采用的方式之一。进口原材料在国内加工成品然后出口,既可为国家多创外汇,也是解决生产部门开工不足和安排劳力的有效措施之一。1980年以前生产出口商品的单位所需进口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进口,分配给有关的生产部门使用。自从中央对福建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后,进口经营权下放给我  相似文献   

19.
外商投资企业用进口原材料生产出口货物,即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一直受到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对其进口原材料,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按其实际加工出口产品的耗用量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对其用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出口,除了1993年12月31日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即老三资企业,给予免税以外,均实行“免、抵、  相似文献   

20.
宋亮 《致富时代》2011,(5):173-173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都属于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比较常用的贸易方式。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税收都诸多方面促进、鼓励和支持这两种方式的发展,但在现实贸易活动中,仍然有比较偏向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该文通过税收、风险、政策等诸多方面比较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同时探讨我国对于两种贸易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