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6):19-19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12):16-16
一个身型巨大的“圆规”,在稻田里一划,勾割出“1/600”亩的精确测产面积——立冬时节,由自治区专家验收组组成的“草帽小队”,手拿测产规在钦州市小董镇的稻田里忙碌。他们收获的“美优998”、“秋优1025”两个杂交水稻新品种,正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0年科研“长跑”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8):16-16
湖北实现杂交水稻育种重大突破,“两优二八七”成功解决了熟期、产量、米质、抗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水稻主产区试种示范获得成功。7月11日,记者在湖北省监利县召开的“两优287”现场观摩暨产业化研讨会上获悉,湖北去年选育成功的国家一级优质早稻杂交新品种“两优 相似文献
4.
土壤出现盐渍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盐胁迫能够对农业作物的产量、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面临的局势越来越严峻,耕地的盐碱化对水稻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杂交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内言行的分析,对不同的育种策略进行探究,促进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高产种植理论,并针对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4,(7):10-10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稻米是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目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对稻米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其水稻的生产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全球水稻生产需要增加.但土地、水资源却在减少,生产成本在增加.因此许多稻米生产国和地区希望通过引进中国杂交稻技术以保 相似文献
7.
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简化了繁殖和制种程序,减少了种子生产环节,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因此其制种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优势,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示范实践证明:双季杂交水稻高产式载培技术,在技术上是先进的,经济上是高效益的,生产上是可行的,它的进一步推广,对于加速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种粮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近几年来,每年约有7000亩面积,其中60-70天品种的杂交制种,占总面积的70%以上.在该类型品种的制种中,现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因6、♀本花期相遇不太好或不相遇,导致产量低,质量差.因此,做好花期调节是提高60-70天花椰菜品种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上海市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亩,每年需要杂交水稻种子近200万斤。全市现有杂交水稻制种面积8000亩左右,基本能满足自己种子自给需求。主要推广杂交水粳稻品种有花优14、秋优金丰,亩制种产量基本稳定在175公斤左右。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耕地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该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