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工作逐渐由农耕形式转向工业形式,对水资源的需求更高,加快了土地中的水土流失现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多种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颇显成效.针对我国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其对土壤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4.
以太原市娄烦县东山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流域内设置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径流小区,观测各个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和侵蚀量,分析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对径流小区的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通过工程措施改变地表微地形可以明显降低地表径流量及侵蚀量,提高地表植被盖度可以降低径流量及侵蚀量。 相似文献
5.
6.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保持对干支流汛期、非汛期径流的影响,得出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具有减水作用,但主要表现削洪作用,对枯水期的减水作用较小,减水效应在干流不如支流显著。同时分析了下游河床的渗漏量变化,说明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减少河床径流。因此只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才能达到根治黄河断流和洪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防蚀耕作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应用较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防蚀耕作措施的防蚀机理及效果,提出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防蚀耕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保持对干支流汛期、非汛期径流的影响,得出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具有减水作用,但主要表现为削洪作用,对枯水期的减水作用较小,减水效应在干流不如支流显著.同时分析了高河床的渗漏量变化,说明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减少河床径流.因此只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才能达到根治黄河水荒和洪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VAR模型分析径流对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自然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是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研究难点。根据1996-2012年黄土高原三条黄河支流的径流、降水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采用VAR模型方法评价降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对年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响应均具有滞后性,对当年各措施面积变化均不响应;各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15年滞后期内径流有增有减,时间越长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越小。1996-2012年间林地是减少径流的主导因素;采用方差分解可知,各因素相对贡献程度依次为:草地封禁林地梯田坝地降水。从长期来看,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可达6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贡献度有所增加。径流量减小是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西北地区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对西北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水土流失问题。以新疆乌什至别迭里口岸公路改建工程为例,对西北山区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保措施对黄土地区产流模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水利水保措施的实施和流域治理程度的提高,流域内径流泥沙不断受到拦蓄,一方面表面为出口断面的水沙量变小;另一方面表现为次洪过程线特征发生变化,以及径流中地下径流的含量增加。对小理流域治理前后次洪过程特征进行分析及径流成分分割计算的结果表明,流域产流模式呈现由超渗产流由蓄满产流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水土流失问题。以新疆S238线下涝坝-红山口公路工程为例,对干旱区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水土流失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干旱地区来说。因此,必须重视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各方面工作的力度。当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般利用工程措施以及植物措施。其中,植物措施不仅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工作的植物措施包括水源涵养林、固沙造林等水土保护林的营造、水土保持草的种植等。文章简析了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措施进行概括,并对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膨胀土边坡的失稳特点和膨胀土滑坡防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膨胀土的实验结论,总结了膨胀土边坡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绿色护坡,支挡结构和卸土反压等,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012年,广东省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广东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21.31万km2,水力侵蚀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的面积分别为8886.03km2、6925.49km2、3534.90km2、1628.94km2、330.07km2。本次普查全面查清了全省土壤侵蚀分布、面积和强度,普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治理,广东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大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但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要充分利用本次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全面推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保护水土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的基础理论、组织机构、法律、技术等,并比较了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之处,得出我国水土保持已自成体系、教学科研机构齐全、水土保持技术相对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法律有充分保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宝华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7,(1)
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的占地类型,对水土流失进行了研究,预测了潜在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根据工程项目设计要求与技术参数,提出了具体的水土保持方法。结果表明:预测实施的水土保持效果各项指标都能达到目标需求,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方案可以有效治理工程区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