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FIs)概念引入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中国银行成为首批12个国家29家G-SIFIs之一,我国银行业面临更严格的国际监管与更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本文通过G-SIFIs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挑战与冲击,着力分析当前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监管套利: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辰宙 《新金融》2009,(7):11-15
监管套利是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之一,也是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重要原因.通过本次危机,监管套利对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套利行为的盛行已将监管体系的漏洞暴露无遗.对监管套利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改革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还是对避免今后类似危机的重演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以监管套利的内涵与实质为起点,分析了产生监管套利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探完了减少监管套利机会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纵观金融监管理念的演变,全球范围内主导性的监管理念往往类似钟摆的方式,在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之间摆动。在这一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监管理念的钟摆,几乎一致地转向了加强监管,这不仅是反思危机的需要.也因为在整个危机演进的过程中,放松管制确实使全球金融体系经受了摧毁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稳定也给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危机初期,巴塞尔委员会把监管重点放在改善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目前,全球监管体系的进展更多地集中在监管政策的协调、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救助成本方面.由于"大则不倒"的金融机构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其逐步成为监管重点并有分拆趋势,监管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反周期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业发展迅速,世界性的金融大危机一再发生,诸如债务危机、次贷危机等,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恶劣。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其监管尤为重要。自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监管体制不断在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当今的金融形势,商业银行监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主要立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当前现状,分析和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往危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危机肇始于著名跨国金融机构的倒闭。通过对危机进行反思,二十国集团要求确保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受到适当的监管和监督。该文从国际监管组织提出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系统重要性机构的识别方法,以及当前有关强化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国际实践,并对降低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上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讨论强化银行业风险监管的背景下,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对银行业监管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针对挑战提出若干监管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陷入危机的大型金融机构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进一步显现。通过对危机进行反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概念。本文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带来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对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改革建议进行了评述,并对加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袁齐 《时代金融》2013,(20):111-112
"影子银行系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广泛关注。当前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的认识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大部分文献探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测或监管。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不同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有其独有的环境和特点,提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应当采取规范引导为主和分类化监管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危机前后美国的监管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监管体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袁齐 《吉林金融研究》2013,(5):14-16,34
"影子银行系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广泛关注。当前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的认识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大部分文献探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测或监管。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不同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有其独有的环境和特点,提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应当采取规范引导为主和分类化监管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保险业发展和监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课题分析我国保险业逆周期效应形成机制,梳理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提出我国实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榕 《时代金融》2012,(36):26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保险业在此次危机中均受到不利影响。本文针对了当前保险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指出措施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加强我国保险行业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概念和要求;从1999年开始,该委员会又开始在全球广泛征求意见,促成新的监管协议。然而,随着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各国监管层又开始探讨对现有的新协议的改进。本文首先介绍新协议的基本内容和与旧协议的不同之处;接着讨论在征询意见稿结束之后、此次危机发生之前,几个主要地区所提交的意见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及比较;然后讨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给这几个地区银行监管部门带来的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杜墨  陶燃  姜俊 《西安金融》2011,(2):32-33
经过对金融危机教训的深刻反思,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于2009年6月初步确立了全球保险监管战略调整的总体框架,该调整的一个重心是推动各个成员国家从自行制定监管标准向逐步制定全球统一的监管准则转变。作为未来保险行业的"巴塞尔协议","共同框架"将成为国际保险监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危机后全球保险监管模式和理念的重新确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次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来,各种传统应对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的监管模式开始饱受诟病,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的模式已亟需改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全球趋势,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暴露出缺陷,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给予的启示,提出在我国建立金融业统一监管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卢义红 《云南金融》2012,(2X):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卢义红 《时代金融》2012,(6):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