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思宇  雷焕贵 《经济师》2024,(3):154-156
积分制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回溯农业农村部随文印发的8个应用积分制实现治理有效的典型案例之一——“村级事务积分考评管理”,探索积分制在乡村中的设计与运行,分析积分制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积分制解决乡村治理主体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的运行逻辑及制度性信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价格、权威、信任三者在集群企业协作活动中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价格、权威和信任构成驱动产业集群配置资源的共同逻辑,其中信任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区别于非集群的重要机制。然后,从制度影响行为动机和行为预期两方面剖析了制度影响信任的逻辑,主张制度会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信任及合作。最后,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委员会的职责,提出二者是产业集群制度建设的组织者,并认为应从合作规范、信息统计等方面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制度规范,以加强集群企业间的制度性信任,提升产业集群的集体效率。  相似文献   

3.
4.
二元金融体制与农户消费信贷选择——对合会的解释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正规金融失灵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两者并存的二元化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假设条件,以我国南方农村广泛存在的轮会(合会的一种形式)为例,分析了农户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民间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减少农户为得到耐用消费品的等待时间,扩大当期消费,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效用水平方面的优势;分析了轮会的违约风险以及相比正规金融的独特优势,得出了轮会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存时农户消费信贷行为选择的边界。最后,在结论性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企业间关系中的信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组织间信任和组织间人际信任。西方营销学者曾在许多研究中检验两个层次的信任对组织间关系变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以家电分销渠道中的分销商为样本,对比了中国市场上两个层次的信任对一些重要的组织问关系变量的作用,以此来展现中国市场上企业间关系中信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经岁月得以保存传承,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在资源开发速度增快、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今天,应当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以及建设.本文在我国提出“美丽中国”新型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乡村旅游的研究视角来探讨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历史名镇名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名镇名村发展策略,以期对同类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双向演进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集中彰显了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昭示着上海农村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和趋势。该文试图通过经验总结,探讨上海郊区现代化和村域经济转型的现状、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而对上海郊区乡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村域城市化和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区域特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大概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乡村旅游建设的角度出发,选取云南省宜良县靖安哨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村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境,从政策、土地、资金、村民意识、基础设施、民族资源等七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更多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苏南乡村土地流转的地权效率分析——以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乡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土地流转的空前加速,沉寂了50年之久的苏南乡绅、族绅等经济、权威能人正渗透到国家正式土地制度领域,改变着乡村土地地权、利用及收益分配,使苏南乡村土地流转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由地方政府推动和乡村权威精英控制,流转主要发生在村集体和乡村经济能人、权威精英经营的企业之间,地权也由平均的状态变为一种权威地权。这种权威地权效率如何,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12.
项继权 《开放时代》2002,(4):141-143
作者的分析及其结论不仅是试图从乡村社会内部来对中国乡村社会政治变迁的机制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事实上也是尝试突破现存的理论范式而建构一种新的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决策;是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分析扬州市广陵区沙头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破解沙头村发展困境的路径。最后,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中探索乡村振兴长效发展机制,即完善乡村振兴制度创新机制,优化乡村振兴主体建设机制,健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机制,强化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机制,夯实乡村振兴内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以乡贤信任为前因变量的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作用模型,共获取434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22.0和Amos 24.0进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积极旅游影响感知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居民参与意愿,而且能够通过弱化居民消极旅游影响感知间接影响居民参与意愿;乡贤信任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作用机制具有前导作用,乡贤信任分别正向影响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意愿,乡贤信任负向影响居民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乡贤信任与居民参与意愿之间存在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的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迤沙拉位于四川省南部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这里90%的人口属于彝族支系俚濮人。两千多年来,作为南丝绸路上必经之地,迤沙拉阅尽古道沧桑,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居建筑,特有的俚濮文化,成为国内外人们所瞩目的地方。2005年11月,迤沙拉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然而在目前迤沙拉的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使得迤沙拉的历史风貌和整体格局遭受毁损,降低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组织成员的角色定位产生了组织信任的三种适应机制:信任适势机制、信任适理机制和信任适意机制.这三种机制降低了组织的运行成本,有利于组织获得合法性,提高了组织对自身和外界的调控程度.因此,组织在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目标上具有软性优势.  相似文献   

17.
信任、不信任与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代众多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信任问题的子焦点之一。我们依据近年国外有关文献的调研,认为:缺乏一个以当代众多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理论命题为基础的、统一的科学、严谨、结构合理的三者关系的分析框架,是当前深化和推进有关研究必须克服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8.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总被引:162,自引:3,他引:162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华人社会在许多跨文化研究中被认为是低信任度的社会 ,而在国内 ,许多学者已用“信任危机”概括人与人关系的现状。本文试图通过中国跨省的信任调查数据 ,揭示信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绩效 ,例如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引进外资等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影响信任的因素。我们的发现表明 ,一个地区能否被人们所信任与地域文化并不紧密相关 ,更重要的是跟人们之间的交易被重复的可能性、交易的发达程度、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这些证据支持了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重复博弈导致信任的基本假说。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石榴红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自身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该村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石榴红村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的“四结合”模式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信任资本的银行贷款效应并探讨了社会信任不足的民营企业面临银行贷款困境下的替代性融资选择。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融资理论“社会零嵌入”的不足。关注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拓展了以往融资理论的研究视野,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与机制对企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