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湖南衡阳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衡阳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自身的机遇与威胁。衡阳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该怎么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举措与思路。希望以此促进衡阳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汕头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基础,提出了汕头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已经形成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在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支持下,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等.珠三角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产业转移;统一认识,明确区域定位,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4.
方威  张亨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F0003-F0003
《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湘南"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一书与"大湘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一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挂钩,根据承接转移产业的规律,提出大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可为同类地区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和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下,梅州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承接珠三角企业转移过程中,企业转移为我们提供大量岗位的同时,也对梅州市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采用经济学的供需均衡原理,通过对梅州人力资源的供给现状和转移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找出梅州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人力资源配套上的不足,并从梅州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的发展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双转移”是将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近几年来,清远市抓住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双转移”战略机遇,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位视角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友金  肖雁飞  廖双红  张琼 《经济地理》2011,31(10):1686-1691
运用Hayter区位进入理论构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以及单要素竞争力排名。研究认为:湖北、安徽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优势,安徽、湖南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地缘优势,河南、湖北有较强的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山西、河南有较强的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湖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河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本地市场开发型产业优势。以此为依据,对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做到“规范发展秩序”,实现“有序承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机遇,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经济迅速崛起,"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一度闻名遐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模式转型问题亦倍受关注。本文聚焦于当前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现实压力,运用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总结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试图提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对于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在吸收“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投资方面不尽人意。就目前现状而言,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特有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经济发展滞后;而“珠三角”地区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招商引资优势逐步弱化,经济发展后劲乏力。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诞生的,这在全国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11.
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观念的转变和项目细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为经营城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营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英 《经济经纬》2004,(4):69-70,149
城市经营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笔者就城市经营的基本发论内涵从经营主体、客体、载体、目的、原则和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对城市经营理论进行完善,并在城市经营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se whether more populated cities have an export specializ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one of less populated cities. Using very detailed product-level export data for Brazilian urban areas over the period 2000–2013, we show that more populated cities export proportionately more skill-intensive and complex goods than less populated cities.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arger diversity of skills and the higher share of skilled workers in more populated cities.  相似文献   

14.
无锡打造现代化山水名城,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实力支撑。近三年来,无锡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经济地位在稳步提升,GDP保持在第9位,人均GDP保持第6—7位,已超过6200美元,财政收入保持第11—12位,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在第11位;在产业上,农业地位保持稳定、商贸流通业地位稳步提高,工业保持第7位;尤其是无锡工业经济提供了60%以上的财政收入.提供了45%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17.
干渴的城市     
人口增加使耗水量骤增,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使有限的干净水源变得更少……由此种种原因使拉丁美洲几个典型的水边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利马、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等出现了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水危机又引发出相应的社会问题。文中还介绍了当地为解决这些问题正在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Technology and the Life Cycle of Citi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uring times of major technological change, leadingcities are often overtaken by upstart metropolitan areas. Suchupheavals may be explained if the advantage of established urbancenters rests on localized learning by doing. When a new technologyis introduced, for which thi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s irrelevant,older centers prefer to stay with a technology in which theyare more efficient. New centers, however, turn to the new technologyand are competitive despite the raw state of that technologybecause of their lower land rents and wages. Over time, as thenew technology matures, the established cities are overtaken.  相似文献   

19.
优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网络式空间开发模式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的构建应以石家庄为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的中心城市,保定、邯郸、秦皇岛、张家口作为次中心城市.加强政府协调,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逐步改善河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Growth in Australian Cit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ity growth in Australia from 1981 to 1991. Our basic goal is to explain the population and labour force growth of a cross-section of cities in the time period using variables representing the ini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ities. While we find that city growth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itial size, government sector employment and a city's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we also find it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arious measures for the degre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city. Our results, while simple and non-structural, mirror the conclusions of studies in the U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city level growt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economy-wide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