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将分散的农业资源优势汇集为强大的集团竞争力,把千家万户的家庭承包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接起来,带领农户走向市场,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和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外在表…  相似文献   

2.
对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健全和完善兵团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连接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了龙并联砂企业与农户间多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连接机制,本将对这些利益机制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江西省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有“买断式“、“合同式“、“股份式“三种模式。作者从农户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渔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于农户,即农户的“冷“状态是制约渔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然后从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产品价格、目标市场、公共政策五个方面分析农户对利益联结机制选择的影响,最后对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阮成 《农村经济》2004,(1):37-38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 ,更关系到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方针和工作重点的确定。本文通过对彭州市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机制的调查分析 ,探讨龙头企业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系 ,真正形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促进彭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四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镇江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从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模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构建合同农业中农户—企业利益联结的稳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产化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合同农业中,由于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得农户-企业之间无法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而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构建,对合同农业中农户-企业利益联结非稳态均衡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不断地修正该博弈模型,探讨了促使非稳态均衡向稳态均衡演变的思路,提出了构建农户-企业利益联结稳态机制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刘超  朱满德 《南方农村》2010,26(3):65-68
利益联结机制事关龙头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农户利益的保障。大连市金州区城西村采用农民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公司的方式,以股权为利益纽带,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完善和创新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是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重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这一理论问题,现有文献并未给出充分解释。本文整合实地访谈的一手数据和网络收集的二手数据,采用多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在数据、文献与理论之间的反复对接和迭代分析,尝试解构并重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从内涵拓展、维度增加、模式转变三个方面阐释新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1)基于“价值共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逻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形成“三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2)价值共创是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其中,价值诉求是逻辑起点,价值主张是逻辑中介,价值衔接是逻辑终点;风险共担是利益联结机制的保障,其中,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配置是核心,风险防范是保障;收益共享是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包含共享主体、共享标准和共享客体。(3)与传统利益联结机制相比,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呈现三个新特征:一是“服务式”利益联结机制崭露头角;二是注重减污降碳成为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内涵;三是风险共担成为利益联结机制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在农户借贷中占有绝对比重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农户借贷用途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21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状,从农民的视角揭示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及期盼。  相似文献   

13.
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以五类农民合作社为主构建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分析,证明了农民合作社的特珠作用,分析了当地政府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 粮食流通放开之后的市场变化1.1 粮食价格上升,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但市场主体欠发育,国有粮食企业非经济约束太多,从而导致粮食市场竞争不充分,粮食均衡价格尚未形成1.1.1 粮食市场价格普遍有所提高 广东省2000年早稻三级谷38元/50kg,2001年55元/50kg,涨幅约12.8%。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2000年稻谷价格为50元/50kg,2001年上涨到57~60元/50kg,上涨幅度为14%~20%。  相似文献   

16.
海南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表明,海南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教育年限在0~6年内,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反而减少;二是超过6年后,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呈乘数增加趋势。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了海南农民的工龄对其人均收入的影响,其影响效果是边际递减的。本文建议,分层次加强海南农村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安徽省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民关于现行土地承包制度、未来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应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民主权利;改革过程应努力避免农户之间利益分配出现剧烈的变动;农地制度改革的侧重点应集中于农地的征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德国农民的权益保障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德国农民组织是德国农民权益的代表,全权维护农民各方面的权益;德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民养老和医疗等方面能充分体现其作为农民权益支柱的作用;德国政府在依法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进城工作权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确保农民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农民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我国玉米5个主产省14个市、县122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主要渠道是农技人员田间指导(农户选择率占72.37%)、新闻媒体(占70.87%)和邻里效应(占56.86%)。不同地区间、技术来源渠道间农户选择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对农技人员下乡传授技术有强烈需求,90%以上的农户认同农技人员结合生产服务经营生产资料。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和技物结合的推广方式是加速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认为农民失地前所拥有的土地初始权益就不完整,这是农民在城市化土地非农化进程利益受损的根源。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必须对集体土地产权进行重新构架和界定,并提出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