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635点,较上月上涨1点.环比上涨为0.09%。从供求关系来看,大多数购房对未来楼市预期依旧看淡,在购房决策上持观望态度,而卖方在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交易和持有成本均不断上升,再加上后市走势不甚明朗,也不愿轻易调低出售价格。因此二手房交易数月以来持续低迷,从网上房地产显示的数据来看,本月二手房成交套数较上月下跌4%,市场全面恢复仍需时日。从价格走势来看,上海二手房价格整体略微上浮。  相似文献   

2.
《上海房地》2008,(7):35-35
淡市调整加剧 少数板块见跌 2008年6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2387点.较5月上涨25点.涨幅为1.05%。 6月,上海二手房市场继续维持前期弱势调整格局.价格缩量上涨.月涨幅逐渐回落.反映出目前市场观望气氛甚浓.消费者购房意愿减弱。在这场价格与成交的博弈中.大多数挂牌房源价格坚挺,但有小部分价格出现下调.反映出卖方对后市预期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05,(5):72-72
春节前后是购房的传统淡季。2005年头两个月,广州二手房市场表现平稳,租售成交量保持稳定,比2004年同期有大幅增长。而各区二手高档物业成交表现更尤为出色。  相似文献   

4.
据昆明市房产交易中心的统计显示:2004年昆明二手房交易很火爆,1-10月,二手房的交易面积为457.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63.2亿元,平均房价为1379.81元/平方米。与2003年同期相比,交易面积增长10.27%,成交金额增长21.45%,平均房价增长10%。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5,(6):58-58
北京二手房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前景更是非常乐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中大恒基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进入4月份,北京二手房的房源供应量增加了1,5倍,房屋需求量增加了1倍。在“供需两忙碌”的人群中出现了两类“新新人类”,一类是“蓝眼睛、黄头发”外国人,最近频频出入房产中介的连锁门店,了解二手房的情况,这在以前是很少的现象:另一类“外地人”的购房比例在增加,外地人一直是北京二手房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4月份以后,外地人购房的比例明显增加,据统计:4月份的购房需求登记人群中,持有外地身份证的人比3月份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547点,比上月上升57点,环比增长3.8%。新年伊始,上海二手房市场依旧稳步向上,消费购房热情不减,预计近期二手房价格仍会延续去年底的发展态势,呈现稳中有升格局。  相似文献   

7.
楼讯/楼市     
“京15条”满月租赁成交量大涨楼市成交量大跌55%“京十五条”出台已满月,在这一个月里,受“限购令”影响,新房开盘量、购房需求、业主挂牌量均出现了明显萎缩,楼市整体成交量跌幅达55%,买卖双方观望气氛浓厚。价格方面,新房成交均价出现松动,跌幅超过了两成,但二手房成交均价依旧坚挺。与冰冷的房屋买卖市场相反,租赁市场却迎来...  相似文献   

8.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网签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为36704套,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大幅攀升了178.38%,仅3月份住宅网签套数就高达19973套,创北京二手房市场有史以来单月成交最高纪录。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2009年起,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将进入存量房市场正式开放10年后的黄金时期。这一周期至少可达3年。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10月《中央在京单位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出台,央产房获准上市交易以来,二手房市场上又多了一种房源的动态供给。回顾央产房上市一周年,央产房持续放量、成交活跃,不但实现了央产房业主迫切的升级置业愿望,还满足了许多二手房消费的购房需求。“链家”市场研究中心认为:央产房上市对整个二手房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二手房市场房源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对引导市场“升级置业,梯级消费”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06,(7):65-66
二手房交易均价约为4300元/平方米,环比小幅增长 2006年第一季度二手房交易均价为4300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的交易均价3900元/平方米相比,上涨了400元/平方米,增幅为10.26%;与去年第四季度的交易均价4135元/平方米相比,则上涨了16.5元/平方米,涨幅为3.99%。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指出:导致二手房价格增长的刚性因素很多,比如:一手房价格的居高不下及二手房市场的供不应求。除此之外,二手商品房特别是高品质、高价位二手公寓、别墅成交比重的逐步增大,对二手房交易均价的上升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2004年二手房市场回顾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可以说是交易活跃,政策利好不断。第一季度成交7000套,第二季度成交10646套,第三度成交9068套,第四季度13000套,全年二手房交易量大约在3.9万套。交易量比去年有大幅上升,但北京二手房与新建房的交易比例还维持在1:5.7左右,大大低于上海(1:1)、广州等城市,比发达国家城市的4:1差距更大,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地产》2009,(7):54-55
21世纪不动产监测数据显示,5月京沪两地二手房市场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量跌价涨局面。其中北京5月二手住宅网签套数重新跌破两万,回落至19738套,交易量环比下降8.3%。成交价格则在4月的基础上出现了3.2%的上涨:上海5月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小幅下降约6.5%,成交价格整体显示为稳中微升。  相似文献   

13.
成交量持续低迷成交价稍显松动 2006年9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634点,较上月微跌1点,环比下降0.06%。从交易量看,本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较8月继续下挫,市场整体上仍处于谨慎调整状态,投资客已经止步,而自住购房仍然犹豫不决。从价格走势来看,上海市二手房价格整体上没有明显变化,但那些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利的楼盘,以及次新房较多的区域中楼盘品质及物业管理较差的楼盘,其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楼盘价格的下降也带动了整个区域二手房价格的下调。据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徐汇、闵行,长宁、普陀、闸北,虹口等区的二手房价格本月均出现小幅下降,其中,徐汇区降幅相对较大,达1.3%。部分区域成交价格呈现下调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宫萍 《北京房地产》2004,(10):51-52
自去年10月《中央在京单位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出台,央产房获准上市交易以来,二手房市场上又多了一种房源的动态供给。回顾央产房上市近一周年,央产房的持续放量、成交活跃.不但实现了央产房业主迫切的升级置业愿望,还满足了许多二手房消费者的购房需求。目前央产房上市对整个二手房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二手房市场房源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对引导市场“升级置业,梯级消费”的理性意识等几个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一系列其他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再次茁壮成长,全年成交量达到4万套左右,相比2003年的21000套增加了19000套,上涨幅度约为91%;全年二手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3273元人民币,较2003年的成交均价每平米2975元人民币上涨了298元,上涨幅度为10%。  相似文献   

16.
《北京房地产》2007,(6):53-54
北京的房产市场在近几年越来越呈现出新商品房市场降温.二手房市场火热的趋向。在今年“五一”七天的住宅期房网上签约套数较去年五一下降了27%,比4月同期(1日-7日)更是下降了51%。而据“中大恒基”成交数据统计,黄金周二手房的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二手房已经成为京城买房人的首选。在近年二手房的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新商品房,主要原因是二手房的地段优势非常明显,四环周围的二手房在交通拥堵的北京对上班族的吸引力要远远超过五环外的新房。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418点,比上月上升19点,涨幅为1.3%。随着地铁一号线北延伸段的开通在即,北区二手房市场变得活跃。本月加息政策的出台,将对众多购房的消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待于后市观察。  相似文献   

18.
媒介视点     
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市场持续火爆。3月1日至26日,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37247套,同比上涨223.1%,预计全月成交量或突破4万套。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620点,比上月下挫5点,环比回落0.3%,降幅较前段时间有所减缓。节后二手房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成交量有所增加,租赁市场也迎来旺季,成交量有明显增加。二手房房市乍暖还寒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观望、等待期后,2006年节后上海市部分区域的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有所回升,目前,二手房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内环内和外环外两大片区,内环内成交的都是一些前期跌幅较大的楼盘房源,而外环外成交的上涨由动迁需求刺激所致,一些小户型、低总价且交通相对便利的楼盘交易火爆。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调查显示,部分中介的看房量增加,购房…  相似文献   

20.
年底成交显冷清市中心房价追涨 2006年12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637点.较上月上涨2点,环比上涨为0.16%。12月二手房指数上扬主要是由于市中心区域以及成熟社区的二手房价格不断上涨,由此拉高全市二手房价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