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即中职-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就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应用型人才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该培养模式目前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具体的衔接培养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将探究其问题缘由根据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纺织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以浙江理工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互联网+”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如何开展纺织专业经济学课程的知识教学,实现高校“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提高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加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分析视角、国际化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纺织工程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起纺织和经济学科交叉及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共性轻个性,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问题,以燕山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首次探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相融合。在明确劳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验课程特点及具体内容设置,制定了包含基础层级、专业层级和创新层级的“三层级”劳动教育内容体系,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分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同时打造“实践评价+素养评价”的“二维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形成劳动教育闭环系统。实践表明,“劳动+实验”育人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通用和专业劳动技能水平及综合劳动素养,为其他高校石油化工类专业劳动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教”改革的任务是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为了适应教学改革,中职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也要作出相应调整。“服装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类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为满足社会和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展开实践与探索,以期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三教”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冲 《化工管理》2024,(11):42-46
文章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出发,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专业教师是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充分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不断提升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控专业教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如何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创客教育简要概述的基础上,明确其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分析目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为中职数控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促进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测量学是工科大类许多专业的通修课程,然而由于其课程特殊性,涉及多类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则给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巨大挑战。地方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四史教育”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是近几年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能够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根据化妆品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挖掘“四史”元素,探究将“四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各大专院校非环境类的相关专业课程。是研究、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学科。如何在讲授好这门课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讲授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师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组在组织非环境类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平时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骏  施敏杰 《化工管理》2023,(17):33-36
材料化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结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高校材料、化学和化工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具有基础性、交叉型和综合性的课程。近年来,一流专业建设理念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文章结合省属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申报,以材料化学基础课程性质为切入点,阐述“混合式”为主的教学设计对课程学习和讲授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强调了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组织性,结合材料化学基础的相关知识重点和学生的专业课程文化水平,细化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终提高一流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验室作为创新教育的首战场,也是培养化工人才的摇篮。疫情常态化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针对当前创新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学习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延边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暑期创新实验课程为例,提出基于“SPOC+思政+线下”教学模式,从“思政—线上—线下”三方面,将思政因素融合到暑期创新化工实验课程,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形成应用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阶段,提出"设计师工作室运行模式研究"的创新实践课题,以加强本科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解决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为目标。主要从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两方面入手进行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中职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期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时期,可以以中职化工生产技术为基础,根据生产技术技能大赛的考核规定、内容、指标等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提高中职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对中职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期间的人才培训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工程化学是高校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既是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也是思政课程教育改革的“先锋军”。文章讨论了工程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化学教学为模板,分别从引入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工程伦理教育四个方面,探讨和研究了思政教育融入式教学,既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习方式,是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那么服装设计专业要培养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具备的专业人才,将“以学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用于其课程大纲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的衔接是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阶段注重技能课程的学习,普通本科注重工程性课程的学习,因此实现高职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衔接。为了实现两种教育的科学合理衔接,东营职业学院与烟台大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整合各自院校的教育资源,制定了最佳的课程衔接方案,构建了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程一直是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创新概念应运而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农业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探索、提炼细胞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科学内涵,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课程建设中。高校应重视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重塑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将思政内容融合进细胞生物学课程,并总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思考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文章以水质工程学课程的膜处理法课程单元为例:首先,通过重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次,通过“课前热身+课堂讲授和小组研讨+课后话题探讨”三个步骤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最后,基于态度形成理论,采用话语分析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研究成果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水处理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伟  何玉兰 《化工管理》2022,(13):58-60
在职业本科背景下,化工行业的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日趋严峻,主要问题是由于化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技能缺乏。文章通过从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安全课程建设、安全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着重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满足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采用工读交替的教学方式英国为了培养企业适用工程技术人才,许多学校实行了“工读交替制”的合作教育。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三明治”教学计划。这种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1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2年或3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1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此外,英国还实行第一、二、四年在学校学习3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培养方式。以贝尔凡斯脱大学为例,申请者提前一年提出申请,提交中学成绩单,由大学和工业部门分别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方面的知识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