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有了较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出现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脱嵌锂电位,大大降低了和电解液反应的活性,有很多的应用优势,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住主要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锂电池的电解液以及功能性添加剂进行优化设计与应用,以确保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文章主要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性添加剂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电解液与添加剂的安全性能优化,为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孙赛  邓洁  王晓晨 《中国石化》2023,(11):41-45
<正>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呈爆发式增长;当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增速明显放缓,主流产品均已接近能量密度天花板。正极材料容量提升已达瓶颈,开发应用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已成为突破这一天花板的关键石墨负极材料目前占据市场主导,硅基负极材料是下一代负极材料主力军在当前负极材料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石化企业可考虑加速推进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锂离子电池是储能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它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航天航空中使用,小到电子手表都会使用得到。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是它的电极材料,设计研发新型电极材料是目前最为棘手的任务,其中负极材料的研发是任务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1])。而现在商业化使用最为常见的负极材料是石墨,而它的理论容量只有372m Ah/g,已经不能够再为锂离子拓展应用市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体系,使用寿命较长,环境污染较小,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杂质含量对电池的影响及除杂技术进行分析,在简单了解实验仪器和方法后,展开具体的性能测试,并且分析杂质含量对电池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子元件等各个领域,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有机电解液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当前的研究、开发热点领域,文章对有机电解液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原理、组成分类、功能特性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子元件等各个领域,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有机电解液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当前的研究、开发热点领域,文章对有机电解液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导电原理、组成分类、功能特性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8.
Fe_3O_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简便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表现出超快充放电的稳定循环性能。它们的循环容量为330 mAh/g,并在3500次循环后维持在108 mAh/g。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生产中生产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是实现超快充电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9.
碳酸乙烯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有机化合物和中间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可被大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生产中,也可用于电解液添加剂的合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文章简述了碳酸乙烯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其在11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环氧乙烷吸收剂、脱碳剂领域关于碳酸乙烯酯的研究较少,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负极浆料、涂料和乙烯基碳酸乙烯酯(VEC)合成领域有部分关于碳酸乙烯酯的研究,但工业化应用量较少。在苯氧乙醇、扩链剂、聚酯多元醇合成领域,对碳酸乙烯酯的研究的数量有增加趋势;DMC、VC和FEC的合成为碳酸乙烯酯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余晨颖  赵玲 《化工管理》2022,(25):134-137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由于其优良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锂离子电池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质条件的不安全状态分析引起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风险因素,应用鱼刺图法系统分析引起锂离子电池火灾的原因,提出通过提高材料的固有安全性、优化安全防护设计、改善加工制造环境及完善安全管理等措施预防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雷 《中国石化》2023,(4):61-65
<正>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破解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魔咒”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一旦突破产业化障碍,有望颠覆传统锂离子电池产业,可能极大冲击传统电解液和隔膜产业链,进一步对正负极材料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产生影响中国石化很早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态势并提前布局作为核心组件,固态电解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电解液、N-甲基吡咯烷酮、辅助物料(酒精、清洗剂等)的火灾爆炸危险进行分析,提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需注意的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和锂离子电池生产新建项目设计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储能是这场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快速增加,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以及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储能利好政策,国内外大规模储能项目陆续启动,储能技术呈现出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百家争鸣"局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储能,或扩产或跨界合作,储能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李茜 《化工管理》2013,(16):108-109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一种能源,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研究进展以及性能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SnS2因理论储锂容量高,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颇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通过原位限域溶剂热法制备了SnS2 NPs@MXene,即SnS2纳米颗粒/MXene复合材料,其中SnS2纳米颗粒均匀地嵌在MXene层间,呈三明治结构.SnS2 NPs夹在MXene层间有利于抑制MXene的堆垛,同...  相似文献   

16.
沥青是原油蒸馏或煤炼焦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大宗化学品,用途广泛但工业附加值较低,其作为炭前驱体制备包覆沥青等高品质人造炭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及负极材料改性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文章从制备方法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包覆沥青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分析,并指出包覆沥青产品虽然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但是其制备方法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石墨烯与储能产业化取得重大项目突破。该公司研发的石墨烯包覆的低温倍率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宽温电解液等已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申请发明专利8项。1.2亿安时的石墨烯动力电池示范生产线已经投料生产,经过中试试验,电池材料和动力电池耐低温、充电倍率等性能良好,技术水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胡增开 《化工管理》2022,(20):141-143
随着中国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电解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的集流体,是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的重要材料之一。为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生产对电解铜箔厚度要求越来越薄,同时生产涂布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对4~6μm极薄铜箔的伸长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极薄双面光电解铜箔很难满足要求。文章通过研究鱼胶添加剂的不同加入量对电解铜箔产品微观结构的影响,找到最优配比,进而达到提高电解铜箔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加入的鱼胶浓度为8 mg/L时,电解铜箔常温伸长率为5.07%,且无针孔不良,可以满足高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锂电池泛指用锂金属做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的两次动力电池,相对而言其比能量、比功率性能优异,能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较长。但锂电池有易爆的特点,故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除了有电池管理系统以外,其电池箱必须具防冲撞耐挤压的功能,一般用具有上述功能的钢材按耐压容器制造。由此使电池组最终的重量增加,比能量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水溶液中添加乙醇来改变该电解液的表面性质,通过测定接触角来判断电解液与中空碳微球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进而探讨乙醇的添加对中空碳微球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乙醇添加量的增加,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角从133.21o变成了45.4o;但是电极的比容量随乙醇量的不断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这表明了适量的乙醇才可以提高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