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4):161-162
文章采用工业水玻璃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溶胶前驱体,将硅酸铝纤维与溶胶进行浸渍复合制备了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毡。测量其导热系数表明,硅气凝胶的加入使纯纤维毡导热系数从0.035 W/(m·K)下降至0.021 W/(m·K)。复合毡绝热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2.
SiO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和极低的热导率,这些性能使得这种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气凝胶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国内外对于这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讨论了SiO2气凝胶进一步在建筑材料上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气敏传感器在监测丙酮气体领域类有许多同行的研究,古彦飞等人[7]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ZnO基丙酮敏感材料并研究其对丙酮气体的灵敏度,工作温度为500℃时灵敏度可达到60,且研究了影响氧化物半导体丙酮气敏性能的几个因素;Sara S.等人利用水热和溶胶凝胶技术来制备MWCNTs/SnO2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对比得到当MWCNTs的复合量为0.05wt%时,传感器在200℃的工作温度下对2.5ppm的干燥丙酮气体氛围中的灵敏度为552,是其在85% RH潮湿空气中的4.6倍,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2min和13min等等.笔者做了以下两个两个研究,望同行朋友们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4.
卫益辰 《价值工程》2022,41(2):85-87
为了研究纳米碳酸钙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对掺量为1%、2%、3%、4%的纳米碳酸钙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坍落度、抗压和抗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SEM电镜观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纳米碳酸钙之后,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得到提升,坍落度增幅较大;整体力学性能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并在纳米碳酸钙掺量为2%时,力学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SEM电镜观察到纳米碳酸钙的掺入改善了再生混凝土内部微观形貌,使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结合更加紧密,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唐莉莉 《活力》2005,(5):276-276
纳米SiO2粒子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利用它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特殊性能或性能更加优异的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SiO2特性、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我国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铝纤维因耐热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作绝热材料。近年,随着纤维技术的进步,铝纤维的耐热极限又从1482℃提高到了1593℃。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材料正逐渐应用到汽车工业领域。因强度高,耐热性能优,用它替代汽车发动机笨重的钢件及其它部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介绍几种高性能铝纤维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1混合型铝纤维铝纤维的制造首先是在低温下把铝盐、二氧化硅及有机聚合物溶解在一起,再用特殊设备取出溶液并用与挤压工艺相似的技术把混合物旋压成纤维,最后经四级热处理,使其显微结构晶化。第一级热处理为烘干并使凝胶纤…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蒙脱土种类、含量和结晶温度等对结晶行为的影响,而有关热历史对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报道却很少。笔者着重研究了韧化温度、韧化时间、冷却速率等热历史对尼龙5纳米复合材料中尼龙6多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新型研发的无机材料,这种材料的直径极细,是一种微纤维颗粒,其性能极其稳定,与材料的融合性极强,其目前主要的应用范围是与其他材料相混合,尤其是在搪瓷材料中应用比较广泛。混合后的材质更为稳定耐用,逐渐受到工业生产领域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木材的装饰性能及提高木材硬度和强度,美国华盛顿大学研制成了用溶胶—凝胶法新工艺对木材表面进行玻璃化处理的方法。溶胶—凝胶工艺是现代材料科技领域一项新成就,用它代替传统烧成和熔融工艺可以制备各种新型的材料,用溶胶—凝胶工艺还可以在各种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玻璃、木材等)上涂膜和涂层。本文介绍是如何在木材表面进行涂玻璃层。 众所周知,普通硅酸盐玻璃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尤其是石英玻璃,二氧化硅含量占98%—99%,木材表面涂玻璃层主要是涂石英玻璃。石英玻璃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质:高的热稳定性、高的强度、高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以及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影响湿化学法包覆硅灰石的4种主要因素,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得的复合颗粒进行表征,探讨了其中不同因素影响包覆效果的机理。实验具体为采用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解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包覆在硅灰石表面。正硅酸乙酯在酸或碱的条件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并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在硅灰石表面凝胶形核,形成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层。实验中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水硅比,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来制备不同工艺下的复合颗粒,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最佳工艺为:水硅比=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PH值为5~6。  相似文献   

11.
在混凝土的拌和料中掺进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短纤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早期出现的龟裂,还可明显地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显著提高海工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新型复合材料,广泛用于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工程.本文对其阻裂、抗渗、增韧等性能进行机理分析,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及研究其疏水特性,将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x利用高速搅拌和超声波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使纳米SiO2-z均匀分散在具有疏水性能的氟化有机硅树脂中.借助SEM、X射线能谱分析和接触角影像分析法等测试手段,对它们的测试结论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偶联剂处理过的SiO2-x粒子对涂膜表面进行修饰后,所得的材料存在纳米与微米相结合的双层微观阶层结构,具有超疏水性能.在小型人工覆冰实验室内对该涂料涂覆的马口铝板、导线进行覆冰试验对比研究及脱冰试验.结果表明,涂层能降低覆冰层与基体的粘结力,冰与导线脱冰力矩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关胤 《民营科技》2014,(10):2-2
目前复合材料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材料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复合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就是其中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复合型材料,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易加工等多种优良特性。现就通过分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相关问题,来谈谈其制备工艺。并以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来对其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是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章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丙撑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测试、DSC和SEM等分析,研究了聚乳酸和聚丙撑碳酸酯在不同质量配比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交通业的安全、轻量与环保发展趋势,各个国家纷纷开始研究汽车轻量化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就是其中的代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零件的任性与抗冲撞性能,还可以减少汽车厂家的粘结成本.本文主要针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纤维以其优越性能在建筑结构中得以研究和应用,界面黏结性能是不同材料共同工作的基础,故本文从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界面黏结性能。已有研究在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因素、粘结机理、粘结滑移关系和数值分析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为纤维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颜国欣  黄峰 《价值工程》2023,(23):159-161
为在实际路面工程中合理选择纤维种类,本文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加入沥青及混合料中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测试不同种类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抗剪性能、抗裂性能以及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抗反射裂缝性能、水稳定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反射裂缝性能,其中,聚酯纤维在低温性能、抗反射裂缝性能方面优于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而玄武岩纤维在高温性能、力学性能方面优于聚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因此,可根据路面工程实际服役环境优选纤维或考虑纤维混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纳米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刀片来进行淬火钢单因素的试验,并且在试验过后使用SEM、EPMA来对刀片进行探究。经过试验表面,纳米复合基金属钢刀片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与切削能力,其主要的切削模式是在压力下形成的挤压变形与粘附磨损,同时具有一定的氧化磨损与质变磨损。  相似文献   

19.
使用纳米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刀片来进行淬火钢单因素的试验,并且在试验过后使用SEM、EPMA来对刀片进行探究。经过试验表面,纳米复合基金属钢刀片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与切削能力,其主要的切削模式是在压力下形成的挤压变形与粘附磨损,同时具有一定的氧化磨损与质变磨损。  相似文献   

20.
王力鹏  王奕涵 《价值工程》2022,(16):117-119
本实验以具有高长径比的电纺硼酸铝纳米纤维为三维骨架,以硅溶胶为粘结剂,采用琼脂糖凝胶注模法制备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的硼酸铝纳米纤维多孔陶瓷.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密度随固含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同时气孔率逐渐减小,当固含量为3.0%时,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优,密度为0.29g/cm3,抗压强度达到了4.43MPa,热导率仅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