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交警扣车有了新的规定,在酒后驾车、超载、无证驾驶情况下,如果没有持证人代替驾驶、没有消除违法行为或者需要调查、证据保全时,交警可以扣留车辆。具体情况如下: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交警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可以扣留事故车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只有在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验、鉴定后,方可进行责任认定。万荣县交警大队在没有对车辆进行检验和鉴定的情况下就下达责任认定书,显然不妥当,属程序违法。大货车方一旦就此提起行政诉讼,万荣县交警大队必败诉无疑。 二、《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扣留交通事故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也不准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的驾驶员和货物。”而本案中死者方在事故发生后一直将范忠强的大货车扣留,显然属违法行为。 三、万荣具交警大队对…  相似文献   

3.
值日警官     
秩序问:2012年1月1日起,《行政强制法》开始实施,其中该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交警在路面执法时,发现可以扣留车辆等违法行为时,是否要先履行这一程序而不能马上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时至今日,我国的治超方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原始的人工甄别、低速预检、高速预检,到2016年交通运输部第6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非现场执法。人工甄别阶段,主要依靠路政人员判断,拦截车辆进入治超站,人工测量复核审查车辆是否超限;低速预检阶段,在治超站建设了专用车道,引导车辆进入车道甄别嫌疑车辆;高速预检阶段,  相似文献   

5.
事故     
<正>问:近日我队受理了一起警情,经调查,双方车辆因斗气,一方驾车撞向对方已停驶的车辆,造成双方车辆损坏,系故意行为。此案是按交通事故认定,还是按故意毁财治安案件移交派出所处理?交通事故定义中的"过错"是否包括借交通工具故意毁财、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  相似文献   

6.
运政执法人员在现场对涉嫌违规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时,经常会扣留当事人的营运证件,如道路运输证、线路标志牌,并限定当事人于一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调查处理。运政执法人员的这种扣留行为,一般被认定为行政强制措施,但因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而被很多人质疑。  相似文献   

7.
大客车事故,往往导致车身解体,伤亡惨重。这样的悲剧一再上演,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客车被动安全防护性能:车辆重心偏高、侧倾角较小,容易发生侧翻;没有全承载式的钢架结构,车厢一撞就散;没有安全带,甚至有了也不用,乘客很容易被甩出去……尽管如此,这依然符合我国现行大客车车辆安全性能要求。大  相似文献   

8.
值日警官     
《道路交通管理》2012,(4):61-61
秩序问:车主新买了一辆机动车并按规定申领了有效期为三日的机动车临时号牌,车主因工作繁忙未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而在第十天驾车上路时被民警查获,该行为如何处理?答:该车辆的机动车临时号牌已失效,而车主又未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相似文献   

9.
<正>货车超限超载现象,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干扰道路运输市场秩序。9·21新规出台,要求杜绝货车非法改装现象,努力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超载超限。那么,新规各种标准统一,运能是否会下降?运输车辆规范要求更好,运输成本是否会上升?货车司机"不超不挣钱"的怪圈是否能破解呢?  相似文献   

10.
秩序     
问:2012年1月1日起,《行政强制法》开始实施,其中该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交警在路面执法时,发现可以扣留车辆等违法行为时,是否要先履行这一程序而不能马上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事故     
<正>问:今年7月初,我驾驶一辆小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将一行人碰撞致其重伤,经交警调查取证后认定,我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当交警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交给我时,由于我对责任认定有异议,担心签收了责任认定书就是服从了所认定的责任,因而我就拒绝签收,请问这样做对吗?我该怎么办?答:您的做法不对。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  相似文献   

12.
专家点评     
本案并不特殊、复杂。祁阳县人民法院认定费仲林“偷开”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提法有妥。偷和盗同义,以非法手段秘密窃取公私物为已有的行为叫偷盗。本案并非偷盗车辆,是费仲林酒后、无证擅自驾车肇事后逃逸,费仲林是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于费仲林逃逸,应由机动车所有人负责垫付。酝酿‘本案有两个问题应引起重视:1、关于扣押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根据检验或者鉴定的需要,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交通…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台州的叶女士因驾车超速被民警查获,听闻要被罚款200元、记6分,她忙说:"能不能不要记分,我考了15次试才重新拿到证的。"原来,三年前叶女士的驾驶证因记满12分被扣留,之后她参加科目一考试,3年考了15次才如愿通过,可重新拿回的驾驶证前不久已被记了6分,想到再记6分又要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4.
秩序     
《道路交通管理》2010,(10):58-58
问:刘某驾车发生事故,交警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发现刘某未携带驾驶证,交警欲按规定扣留车辆。这时,刘某称自己有驾驶证,因为酒后驾车被交警暂扣了。交警欲按暂扣期间驾驶车辆对其进行处罚,刘某却随即拿出了驾驶证。经查证,刘某有军、地两个驾驶证,两天前因酒后笃驶被处罚时,将军证交给了交通队暂扣,但手里还执有一个地方驾驶证,请问是否可以按暂扣期间驾车对刘某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5.
<正>机动车查验岗是公安车管部门确认车辆唯一性的重要关口。近年来,笔者在查验工作中查获部分嫌疑车辆,经调查证实,这些嫌疑车辆大多为盗抢、走私、拼装等问题车,通过"移花接木""克隆"的方式套用同品牌型号事故残值车辆的手续,以事故残值修复车辆的名义到公安车管部门办理变更业务,甚至办理车辆过户业务,企图"借尸还魂"。当前,此类涉车案件有抬头之势,并呈高科技态势发展,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给机动车查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当前形势,经前期走访了解,笔者试浅析当前事故残值修复车辆查验及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交通财会》2007,(12):74-76
<正>财政部财会[2007]14号2007年11月16日一、企业在编制年报时,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是否要进一步复核?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运输车辆中大型货运车辆的比重不断增加,且车辆超限的现象十分普遍。河北省干线公路运输车辆的调查显示,超限车辆占满载车辆的80%左右,超限率(超限轴重与核定轴重的比)一般为60%至100%。天津市汽车超限情况的调查显示,80千牛顿以上载重车约占车辆总数的10%至30%,其中超限车约占重车的30%至70%,平均超限率为50%至70%,最大超限率达到了177%。调查还发现,80%至90%的载重25千牛顿以上货运汽车超限,尤其以运建材、煤、钢材等重物的车辆超限最为严重。在各等级道路上,车辆超限导致道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由此可见,记分是一项驾驶证管理制度。根据道交法第二十四条"实行累积记分制度"的立法本意,记分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分值累积对  相似文献   

19.
车管     
<正>问:由于工作疏忽,忘记对自家小型汽车进行车辆年检,已经逾期16天,请问该如何处理,会有何处罚?该车已经老旧,想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理,该如何操作?答:车辆逾期检验后,应当及时参加检验,领取检验合格标志。逾期未检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属于违法行为,被执勤民警发现应当依法处罚,罚款200元,记3分。如果车辆老旧,准备交售解体厂办理报  相似文献   

20.
某县政府为净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发出红头文件规定,外地车辆在本县域内,发生一般违法、违章的,第一次均不予以处罚;第二次违法、违章的,以批评教育为主,不罚款、不扣证、不扣车。笔者以为,这个县政府的规定,有违法之嫌。具有强制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首次不罚”就是对违法、违规者的放纵,有悖于“有法必依,严格执法”的要求。对外地车辆“首次不罚”,那么本地车辆又该如何?如这一规定不适用本地车辆,那么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又如何体现?当然,处罚不是目的,但处罚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会让违法者付出违法成本,下次不再违法。“首次不罚”是给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