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业限制的基本价值目标是合理,而合理竞业限制的原则是利益平衡,即考虑竞业限制合理性时必须对平衡雇主、雇员和社会三方利益。竞业限制合同、企业规章制度或国家有关竞业限制规范是竞业限制制度的具体体现方式,也是竞业限制制度中的利益平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劳动关系领域,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通过竞业限制来完成。竞业限制包括在职竞业限制和离职竞业限制。本文在阐述竞业限制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在职竞业限制和离职竞业限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并提出改进并完善我国劳动关系领域中竞业限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娟剑 《商》2014,(6):30-30
竞业限制制度作为企业对员工离职管理的有力手段,已被广泛认知和使用。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竞业限制的内涵及其对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运用竞业限制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狭义的"竞业限制"制度是对劳动者就业选择权的限制,是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方式之一。《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第24条和第90条规定了劳动关系中的"竞业限制"。这些条款使劳资双方权利义务更加明晰,立法技术明显提高。但同时,该法的规定并不周全,尤其是在竞业限制的期限、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方面。目前亟待出台相关法规、政策予以补强,以更好的寻求劳资双方之间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熊艳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39-240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竞业限制作了较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已有众多学者都对竞业限制合同作了设计和探讨,但都无现行法的依据。首先分析了竞业限制合同的性质,然后对竞业限制合同与保密合同作了比较,最后依据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重新设计了竞业限制合同,并对竞业限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中的具体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熊艳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39-240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竞业限制作了较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已有众多学者都对竞业限制合同作了设计和探讨,但都无现行法的依据。首先分析了竞业限制合同的性质,然后对竞业限制合同与保密合同作了比较,最后依据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重新设计了竞业限制合同,并对竞业限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中的具体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江宁 《光彩》2010,(11):48-49
陈先生所经营的企业正考虑与"跳槽"的员工对簿公堂。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公司曾与核心员工签过保密协议,但因为对竞业限制的重视不够,并没有将竞业限制的条款规定其中,眼看曾经的心腹投靠自己的宿敌,威胁到自己企业的生存,陈先生寝食难安。有律师给陈先生做了风险评估,该离职员工究竟带走企业多少核心秘密尚不得而知,一旦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后果不敢想象。但如果现在就起诉告其侵权,从举证的角度来看,可  相似文献   

8.
王帅 《现代商业》2012,(18):277
人才流动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整合方式,然而放任人才的肆意流动又会产生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危害。我国法律既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和择业自由权,也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权,两者平衡下竞业限制制度便成为法制领域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即对竞业限制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法律制度之缺陷及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离职后与原用人单位约定担负竞业限制义务,被写入《劳动合同法》,构成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仍存在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费最低额度及确定方法不明确、经济补偿费的发放方法不科学、违约金没有最高额限制等缺陷。有待于行政法规或相关司法解释的细化和补正。  相似文献   

10.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可以理解为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之后,为了让劳动者保护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而设定的,禁止其从事与原用人单位相竞争的职务,即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但同时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这一制度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同样也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二者之间的矛盾起着协调作用。在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和2013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四)》中均规定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但都比较粗略。所以,通过进一步研究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具体方面,比如主体、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等来完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是劳动关系中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的法定竞业在立法上仍然存在企业在职劳动者和离职劳动者泄密企业商业秘密等问题。应采取竞业禁止协议的保护措施,对竞业禁止的职业种类和活动范围、对时间与地域进行限制,并采取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方法,限制企业劳动者向竞争者企业泄露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12.
竟业限制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珊 《中国市场》2007,(51):32-35
竞业限制解读所谓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和终止后一定期限内,出于保密的目的,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本单位同类的业务。具体说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从事与自己的营业相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已纷纷意识到商业秘密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才流动频繁,人才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并加大了对商业秘密侵害的可能和难度。而适当的竞业限制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同时,又兼顾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从而达到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8,(1)
目前,约定的竞业限制制度成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都对竞业限制进行了规定,对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起到了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适用期间而言,学界针对其是否适用在职期间、两年的期限是否过于笼统以及违约后是否终止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也给实务操作带来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就是财富。雇员跳槽中带来的商业信息转移,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重大的商业损失。而劳动合同法使得员工跳槽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西方企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善用《劳动合同法》中的竞业限制条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正> 张某是 A 电脑公司的技术员,进入该公司时与 A 电脑公司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其中规定如果张某要离开该公司则在两年之内不得从事与 A 电脑公司有竞争的业务。后来,张某嫌 A 电脑公司待遇低辞职到 B 电脑公司做技术员,张某把原来在 A 电脑公司所使用的技术用到了 B公司的产品上。致使 A 公司利润大大下降。于是 A 电脑公司将张某告上了法庭,以张某未履行保密协议为由要求张某赔偿损失80万元。张某辩称,其辞职时要求 A 电脑公司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A 电脑公司未支付,签订的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与 A电脑公司签订的是"竞业限制条款"。竟业限制条款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期间和离开用人单位后一定  相似文献   

17.
张敏 《商业会计》2011,(34):35-36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然而,会计和税法对福利费的界定是有区别的。按税法规定,只有符合明确规定的福利费才能列入免征范围。目前,很多模糊地带的收入项目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本文将对社会保险与公积金、实物福利、购物卡、免费旅游、竞业限制补偿金以及辞退福利等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十五”期 间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产 业优势,发挥旅游经济开发区集聚功 能,深度开发旅游精品,加大旅游宣传 促销,初步形成了以“影视、汽车、雕 塑、生态冰雪、伪满遗迹、节庆会展” 为重点的“六大旅游品牌”,旅游业竞  相似文献   

19.
旅游车船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旅游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革命。旅游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现代旅游业。发展现代旅游业离不开旅游车船业的现代化和质量提升。尚处于传统运作模式的旅游车船业必须重视以上现实,深入探讨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企业家应把握住所面临着战略"商机",在勇于承担重大责任的过程中,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林良钧 《商》2014,(4):228-2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房地产在我国兴起,成为继传统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旅游房地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交叉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总结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系统性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地租与竞租理论等等,并对企业在旅游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各类理论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