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要从1983年到1987年五年间,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巩固地保持财政基本平衡、信贷基本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这个要求反映在货币流通工作上,就是要真正制止财政性发行,做到按经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步骤和一系列方针。在今后五年,要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巩固地保持财政、信贷收支基本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银行部门担负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为此,十分必要加强和改善计划工作,处理好计划工作中的几个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部署。这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前十年要打好基础,后十年要实现经济振兴。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经过努力,要在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同时,力争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做到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巩固地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信贷收支基本平衡和物价的基本稳定。中央的决策是极其鼓舞人心的。实现这一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和全国各条战线的光荣而艰巨  相似文献   

4.
<正>银行信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金融工作者有责任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而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流和周转,又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应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笔者认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应当包括资金借用者效益和银行自身效益.要保障银行自身效益的实现,取决于信贷资金安全系数和周转率的提高.“利润、安全、流动”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配合体,缺一不可,因而,提高信贷资金安全系数,是实现真实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提高信贷资金安全率,减少直至消灭资金非正常沉淀?广大金融工作者,多年来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而银行信贷资金能否实现平衡,对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国务院紧缩银根后,如何做好信贷资金平衡是我们银行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向前推进,商品生产也日益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也在相应地扩大。如我市1988年农业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平均增长15%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计划增长32.5%;农村工业产值增长28.6%;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12.5%。据我市农行匡算资金供需两者差额为603.16万元。不言而喻,信贷资金面临的形势是严竣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信贷资金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6.
财政信贷资金问题,是现代任何国家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非常敏锐的问题。它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又是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综合反映。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决定了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财政信贷体系。一个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信贷资金,因而完全有可能做到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或基本平衡,即使一时出现不平衡,也可以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使它达到平衡;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处于生产无政府状态,许多情况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财政信贷不平衡,通货膨胀,成为他们形成经济混乱的一个冲击力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金融,在本质上和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次提高农村信贷经济效益经验交流会,是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不久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向这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阐述了我们党过去六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巨大成就,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要求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国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显著地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巩固地保持财政的基本平衡、信贷的基本平衡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十二大确定的今后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我们要组织  相似文献   

8.
《金融研究》1987,(6):31-34
平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意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反映在资金领域,则是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适应。由于银行信贷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在货币形态上的综合反映,因此信贷资金是否平衡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否的客观反映,实现信贷平衡又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信贷资金结构平衡的重要性通常,人们把信贷收支的总体关系概括为:信贷资金供应量=信贷基金量+存款量+市场货币必要量,等式的右端是银行放款的最高额。这个公式大致反映了信贷资金总量平衡的关系。在过去我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银行实际上只是财政的出纳部门,仅参与企业超定额流动资金管理,因为银行与财政是吃大锅饭,矛盾被掩盖着。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9.
<正> 以实现银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双重目的的信贷资金营运,近年来出现了量的扩张和面的拓展,却未实现安全、流动、高效的要求、风险趋大.质量下降。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是金融部门的当务之急。一、信贷资产风险现状的基本判断1、信贷资产总量失控。近年来,巨额贷款的投入,维系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保证了重点建设和农副产品收购的资金需要。然而信贷资金不均衡急剧加大,各项贷款的增幅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幅,信贷资金已呈现超负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出现财政挤银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未弥补亏损、潜亏、财政应拨未拨、承包上交利润超出实现的利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银行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银行的经济效益怎样考核和提高?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银行的经济效益,包括很多方面,但是主要的或者首先表现为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因为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银行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表现为如何更多地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表现为如何更好地运用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1.
速度与效益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我国今后二十年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个战略目标是在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明确告诉我们,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一要提高经济效益,二要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而后者要以前者为前提。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翻两番的基本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主要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已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负责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如何把各个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全面、合理地安排好,以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呢?我想讲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统一信贷计划是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增加很快。全国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1979年为2,162.6亿元,1982年增加到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财政性挤占银行信贷资金涉及面广、量大,是造成银行贷款大量增加、信贷资金周转减缓、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不仅表现在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透支,迫使中央银行多发票子,而且在经济生活中还有许多挤占渠道存在,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亏损财政不能及时拨补,占用了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按国营企业第一步利改税试行办法规定:凡属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实行计划补贴,经营性亏损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成企业限期扭亏,在规定期限内由财政部门适当核定亏损补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收支自身难以平衡等原因,及时弥补企业的亏损往往难以做到,大部分企业的亏损是靠挤占银行贷款“填补”。据统计,仅1990年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粮食和外贸企业亏损额就达8.92亿元,大部分是挤占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和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两者的关系上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以下简称“两化”)的问题;财政、银行资金供应与管理互相脱节的问题;财政、银行责、权、利的划分不够明确的问题等等。本文拟就财政、银行职能和资金混淆的问题及改革思路谈点粗浅看法。 财政和银行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两条途径。财政资金无偿征收,无偿分配;信贷资金有偿筹集,有偿分配,这是二者区别与分工之所在。但是,近年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相互交织,“两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财政与银行的业务划分已被打破。一方面财政跨出无偿分配方式,信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在政策性因素影  相似文献   

15.
《财税与会计》2001,(6):10-14
总结目标是围绕第三步战略目标和河南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河南财政,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创银行工作新局面,必须在抓好银行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更多地筹集建设资金,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更好地发挥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又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银行干部职工队伍。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抓好后者,才能保证前者的顺利实现。广东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比较发达,又毗邻港澳,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划出一些地区试办经济  相似文献   

17.
考核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问题,最近一个时期有了广泛的议论,在这方面的政策、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目前已基本上得到解决。现在,问题是要拿出实际行动和工作措施,夺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研究和建立考核信贷资金效益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推动信贷工作的发展。建立什么样的信贷资金效益指标考核体系,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信贷资金的效益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设置若干个经济指标,考核与银行有贷款关系的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考核这些企  相似文献   

18.
肖宽裕 《中国金融》1990,(12):22-23
平衡信贷收支,是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主要标志,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目标,是稳定货币、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各级银行努力扩大信贷资金来源,积极地自求信贷资金的平衡。现结合近几年经济、金融实际,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如何更好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需要新的视角和站位。本文针对福建实际,从银行信贷资金要促进总量合理均衡、银行信贷资金要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转型和调整、银行信贷资金要进一步投向实体经济、银行信贷资金要切实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要加大投入"三农"领域、银行信贷资金要认真处理好与担保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信贷资金要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七个方面,对当前货币信贷工作亟需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偿还性,是信贷资金的基本特征。“有借有还,到期归还”,是银行信贷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发放贷款支持生产,收回贷款再支持生产,如此循环周转,不断地支持生产,这是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也是客观经济法则在信贷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信贷资金周转越快,银行支持生产的资金力量就越大,银行的职能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农业银行农贷资金的周转率是很低的,大量的到期逾期贷款,长期沉淀,不能收回。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信用观念不强,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张树人同志的这篇论文写的很好,篇幅不长,是非明确。特别在当前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资金都存在一定困难情况下,如何把有限的农贷资金管好用好,把钱用在刀刃上,讲求经济效益,发挥经济效果,如何加强信用观念,加速资金周转,使一个钱顶几个钱用,充分发挥银行的职能作用,尽快地把我国农业搞上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有待大家作出正确答案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