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多年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要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态效益、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工程的全面启动,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尽快优化,对山地、丘陵、风沙地区大农业结构的尽快合理调整,对广大农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大作用.实践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3.
刘浩  刘璨  刘俊昌 《改革》2021,(1):109-124
利用6省区、15县市、2707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在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和市场因素等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定量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采用递归方程模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补助与放弃的退耕地种植业收益之差)和间接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引起生产要素配置调整带来的收入变化)。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使其耕地经营面积减少25.06%,林地经营面积增加57.88%,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费用减少11.41%,非农劳动力投入增加9.99%;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劳动力投入和种植业集约经营未产生显著影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了样本农户3.73%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间接增加了8.57%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7.85%的非农收入。第三,相对于黄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对长江流域样本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较大,但间接影响较小。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设计中,需充分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和收入的影响及其路径,强化因地制宜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雷国强 《魅力中国》2014,(19):30-30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工程之一,通过对道真县退耕还林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探讨了道真县退耕还林的对策和措施。为巩固道真县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是党和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长期的富民工程。本文通过对我县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入手,主要对如何正确处理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对退耕还林工程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引发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实施退耕还林,经历了1999年至2001年的试点、2002年的全国全面启动和2003年<退耕还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后的依法实施三个阶段.国家为退耕还林工程投入巨额资金,工程区的政府、企业和农户付出巨大的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在未来10年中,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将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87个县,工程总投资达34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是负责全市退耕还林工作的行政机构,县级建制,内设政秘科、规划计划科、工程管理科、综合科、督查检查科,编制32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林和生态林补贴陆续到期,国家还没有出台更为明确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如何维护现在的退耕还林成果,更大地激发农户以及社会的造林热情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几种典型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情况的实地调查,以大量的案例来佐证对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基本判断,从中概括出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的风险并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后续退耕还林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技术突破,不断加快退耕还林(草)进度,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态环境建设重要内容的退耕还林工程,其发展的快与慢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顺利实现的进程。因此,切实领会和掌握退耕还林各项政策措施的实质,对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稳步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陕西退耕还林中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家还有哪些意见和好的建议?记者采访了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主任罗琦。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9,(5):156-156
近日,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在国家组织的重点工程核查验收中成绩突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2008年度阶段验收工作先进单位”,名列榜首。甘肃省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退耕还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3.
窦红梅 《魅力中国》2014,(13):36-36
金台区属宝鸡市区辖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特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宝鸡市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本文作者从金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实施的社会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本区的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近些年施行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重大类似生态补偿的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农户的自身意愿出发,结合生态效益,建立了适合该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经分析,武都区被调查各乡镇的退耕还林绩效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玉皇乡退耕还林绩效综合得分为0.604,排序第一,而天池乡得分为-1.577,绩效较差,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在该类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亟须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要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态效益、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青山绿水,城林相融,既富农民也绿山川……一场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让永川昔日的荒山荒地披上绿装,并引来绿意盎然,财气万千。这是永川区12年退耕还林工程交给人们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12年铸就一段辉煌。花椒树、麻竹、茶叶……退耕还林,演绎了一个绿满永川、致富农民的永川梦。12年千树万树拔地起,永川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68万亩,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已打造成了一个特色工程、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退耕还林,塑造"绿色永川""以前,这里都是坡耕地,绿色很少。"漫步永川区双竹镇大竹溪村乡间小路上,漫山遍野的速生桉林给人心旷神怡之感。正在忙着打理桉树林的村民周  相似文献   

17.
王鹏 《发展》2013,(9):73-74
一、临洮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体系临洮县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大好机遇,除了狠抓工程质量,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成立县退耕还林办公室,向下划定了管护责任区,确定了管护面积,组建了管护队伍,签订了管护合同,靠实了管护责任之外,还结合当地实际,给退耕还林者核发了林权证,制定了管护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使全县退耕还林生  相似文献   

18.
刘华 《发展》2002,(12):38-39
甘肃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已完成造林面积634.8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53.44万亩,荒山造林281.38万亩。这对促进全省生态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些基层领导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不够明确,实施中缺乏战略上的谋划和部署,往往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简单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有的基层领导把退耕还林作为向国家套取补助粮、款的手段,弄虚作假;有的搞造林形象工程,把不该退的地域纳入了退耕的范围;等等。二是退耕还林的科技…  相似文献   

19.
正山水相伴,城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重庆市綦江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退耕还林,让綦江昔日的荒山荒地披上绿装。花椒树,果树,笋竹,绿色产业"绿"满綦江,也富了林农。十年磨一剑。12年的退耕还林,綦江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15万亩,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己打造成了一个特色工程、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让綦江实现了美丽的绿色蝶变。退耕还林,城乡披上绿装Defarming and Reafforestation,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Greening up  相似文献   

20.
王文学 《魅力中国》2014,(16):31-3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近年来,南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地造林10.9万亩,但因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导致退耕还林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缺乏动力。为确保退耕户长期增收,有待于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