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群 《大陆桥视野》2012,(10):93-93,95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被逐步打破,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已成为投资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由于投资自主权的落实、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风险意识正日益加强。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防止损失、浪费、贪污、挪用等问题发生,工程建设项目全跟踪审计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 自主的投资决策权是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主义企业自主权的核心。本文试就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略陈管见。一、四种投资体制理论模式考辨投资决策权的归属和分配是划分不同投资模式的基本依据。但是,新的投资一般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尽管扩大再生产并不都意味着新的追加投资。因此,投资决策权实质上就是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3.
投资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以下放投资决策权为主要思路的投资体制改革,使僵化的国家计划分配投资的直接控制机制,转化为了以灵活的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新型投资机制。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我们依旧没有把握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投资机制内在要素的运动特点及其相互的依赖关系,因而使得我国投资运行机制一直处于宏观调控不力,微观投资运行偏轨的状态,整个投资体制改革处于步履艰难的境地。本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有些投资项目本身没有先例可循,企业投资项目存在很大风险.为了较全面地考察项目投资所面临的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采用多属性决策中确定属性权重的熵权法联合决策者对属性重要性认识的主观权重和用于排序比较的TOPSIS法,为企业投资项目的比选决策提供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决策者的主观权重和投资项目各影响因素信息之间固有的客观权重、综合考虑了风险和收益的多方面因素对投资项目作出比选决策.最后举一项目投资比选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 决策树作为一种决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它是随机决策模型中最常见、最普及的一种规策模式和方法。这种风险型决策,应用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投资方案比较选择时考虑时间因素,建立时间可比原则和条件的重要性,但对投资决策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还未达到如资金时间价值那样的认识程度,对投资方案风险大小的比较还只能说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从而使决策仍然蒙上浓厚的主观色彩,每每导致决策的或大或小的失误,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此种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仍不乏其例。本文将通过决策树法的计算实例阐明投资决策系统策略(方案)比选建立风险可比原则和条件的重要性及其有关方法,以供同行们讨论和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的背景下产生了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分散化,而地方政府投资决策又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效率。本文通过回顾并检验1978—2009年我国政府投资效率,运用协整分析、CHOW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来度量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变化,对优化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家对原有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的工作一直未曾停止,但投资体制中至今还存在着企业投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不够规范、企业和银行投资机制不够完善、投资宏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转变政府管  相似文献   

8.
林涛舟 《经济纵横》1993,(11):21-23
<正> (一) 所谓投资主体指的是具有投资决策自主权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是决定投资体制属性的关键因素。实行改革之后,我国的投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投资主体呈多元特征。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投资决策分散化,国家对投资的集中统一决策的局面已被打破,企业和地方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投资决策权。由于投资资金来源的多渠道,投资的供给已不再仅来源于政府预算内财政,预算外资金构成了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钟诚 《时代经贸》2007,5(10Z):38-39
地产投资受政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投资成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传统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主要是以先验概率为依据,不便于利用事物发展中的信息对预测概率进行及时修正和调整。本文将贝叶斯方法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绘制出决策树,使决策者可根据发展变化信息及时调整决策,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战略增长期权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投资决策如何能够把握未来的成本机会,投资于增长期权,将使企业处于领先的战略优势地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越大,对战略投资者来说,面对的不仅是较高的风险,而且是更多的成长机会,增长期权为企业灵活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农村经济,应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策略,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这一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企业法人责任制,健全企业投资经营机制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投资责任问题。建立投资法人责任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市场中自主投资、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主体,使企业从国家计划的执行者成为市场资源的配置者,真正成为完全的投资主体。1、按照《公司法》要求,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领导体制。要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形成责任约束,从根本上说,必须解决产权虚置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督导功能丧失的问题。这构成了投资改革的基础。真正做到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是最高监督机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资本投资表明,企业对特定经营活动的长期的资源承诺,其决策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当代,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企业面对着复杂而动荡的经营环境,投资风险空前增加,投资机会稍纵即逝,这就要求企业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开发投资机会的价值,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物期权理论有助于解决这种投资决策问题,为企业投资的合理决策注入了新的思维,也为投资机会的价值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投资体制改革的回顾投资体制改革,自1979年"拨改贷"开始,至今已经18年了,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在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吉林市投资活动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运行,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分层次决策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打破了单一的中央政府投资主体格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人、外商都成  相似文献   

15.
曹家兴 《经济视角》2005,(10):11-15
2004年7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提出的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一、风险管理贯穿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各环节1、投资活动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一环,投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要从全球战略出发,组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投资决策成为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对投资风险的管理要渗入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环节。2、筹资活动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投资,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所用资金付出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筹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经济工作转向市场经济后,科技工作面临同步转轨的问题。科技投资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科委系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的投资体制改革,主要是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为基础性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通过资金平衡来抑制投资膨胀;建立投资约束机制,投资主体和提供贷款的银行都必须承担风险责任;健全对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宏观调控,规范投资决策行为,减少投资盲目性。”李鹏总理的报告,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勾画出了行动蓝图,也为科技投资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目标。科技投资体制的改革,将朝着三大转变目标…  相似文献   

18.
周文 《财经问题研究》1994,(2):55-55,54
用科学的决策方法管理项目周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使投资决策层次化、投资利益分散化,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供求状况的经常变化,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经济效益。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周...  相似文献   

19.
张峰  徐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2):113-114
公益性建设项目由于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在决策和经营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在所有者、责任者缺位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投资决策,常常造成在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决策失误。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现实的投资风险,提出应尽快建立包括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资金约束机制在内的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笔者认为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为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 ;②营造有利于投融资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调动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 ;③完善投融资宏观调控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所以融资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应是 :①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培育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