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 近代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始于16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家庭手工业逐步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特别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工场手工业又进一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19世纪中后期,这种过渡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机器的发展和利用,使得大批量地生产商品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建立了现代工业组织。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徐建青清前期手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各行业发展状况不同,有关的数字资料又相当有限,要求对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作出精确估计,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但传统手工业到清代发展到成熟阶段,也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作...  相似文献   

3.
浏阳市轻纺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是在50年代政府对个体手工业生产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设立和发展起来的,当时,政府设手工业管理科。50年代,由于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建立集体生产、统一经营、统一计算盈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  相似文献   

4.
手工业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与落后相联系的。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里都与大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大工业都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业为大工业培养了无数出色的经营管理,向大工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手工业生产出的大量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化的产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手工业职业教育对加快我国手工业发展和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04,(10):38-39
(三)合作化高潮的形成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是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逐步加快的。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党组十分重视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毛泽东主席的有关指示。1955年1月我调到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任主持工作的计划局副局长后,在党组领导下,十分重视学习研究手工业合作化的有关政策和发展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七章 在手工业改造中。六、朱老总与新中国手工业每当我回忆起新中国诞生后手工业发展的历程时,便自然而然地想起朱德同志。他对手工业的关怀和具体指导.使我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7.
立国只有38年的隋代,前期出现了令古今人称誉的“开皇之治”,而后期社会危机产生,终于短命而亡。文章以新的视角考察后认为:隋代在文帝时以发展个体小农业生产及其家庭副业手工业、个体手工业经济为立国之本,使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隋炀帝时期则以牺牲民间手工业经济为代价,一味地从事宫廷建筑、豪华造船业和军事手工业。这是造成隋代前后期经济乃至军事、政治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的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棉纺织手工业,这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分布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门类,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研究,前辈学者不乏其人,极有建树,但对此最深入,全面的研究,还当推严中平先生,严中平在60年前的著作《中国棉业之发展》(1955年修改为《中国棉纺织史稿》),曾对手工棉纺织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存在状况深入考察,研究了16省536县(地区)的手工纺织资料,但自严先平研究 发表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尚未见到对手工棉纺织业的更为全面详尽的全国性研究。这里,我们希望在严中平的基础上,吸收诸位学者的成果,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手要棉纺织业的资料略加补充修正,并对手工棉纺织业的存在与分布,手纺纱与手织布的数量,手工织布业的产地,原料与市场等问题,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的大潮中,谈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似乎不合时宜,其实不然。因为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并不是悖时和落后的象征。 我国的手工业和手工业产品与我国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一样的悠久和璀璨,它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的经济,特别是清代18世纪的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清代前期,粮食总产量、重要产粮区的亩产量,以及经济作物的发展,都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城乡手工业出现了家庭劳动向雇佣劳动转化,个体小生产向手工作坊、工场手工业大生产发展的明显趋势.发展了一批雇工多到数百人,少到数十人、几个人规模不等的商人雇主制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创建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