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5年来,在全球高新技术的经济版图上,正在崛起一支中国的力量,其主角正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尽管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多数还存在资金匮乏、规模偏小的软肋,但是他们执着,他们努力,他们永不言败,他们就这样站在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塑造世界品牌的最前沿。他们及时借助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东风脱颖而出,不断创造着中国的经济奇迹。创造了中国汽车GPS通信导航领域奇迹的领军人物——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阳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引爆全球商品抢购热潮来自中国官方的最新消息称,中国外汇投资基金已经成立,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他们宣布,他们将持有650亿美元的储备金,他们将投资余额由过去的200亿美元增加到250亿美元,他们期望赚取更多的金钱。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聚集了如此众多疯狂的勇士和资本,他们扛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车,这既是他们惟一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们惟一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外媒看两会     
中国慢下来会怎么样 美国人常说,中国不可能像这样继续增长,而且整个状况都会变成一团糟。但是,经过了25年,这种增长并没有垮掉。中国的经济一直跌宕起伏——但大多是向上的。他们对经济低谷的应对非常有效。中国能够很好地摆平其短期遭遇的挑战。以百分比计算,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美国规模的10倍左右。他们正面临着由此带来的过度膨胀,但他们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1日】世界正在改变着中国,中国同样也在改变着世界。中国人非常清楚全球化是如何改变着他们的国家,但他们对中国是如何影响其他国家却知之甚少。他们恐怕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无知了。  相似文献   

6.
当你与西方人士谈判时,你需要特别留意对方的表情,因为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中国所谓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很多西方人士最初与中国人谈判时,他们都会想当然地以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所以他们多以纯市场经济的方式来与中国人打交道,但却被中国政府阻挡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许多人选择沉默或称颂的时代,有一批耄耋之年的知识分子,他们坚持独立思想,直指中国的巨大问题:资源日益短缺,环境严重破坏,腐败四处蔓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道德滑坡……他们提醒国人,中国矛盾重重;他们直言:“不改革,无出路。”  相似文献   

8.
百年之前,传教士将西方的思潮带到中国。现在他们开始充当绿色“传教士”,在中国布道低碳环保理念。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窗口是他们国家的驻华大使馆。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金融业之变革令人瞩目:入世的过渡期限结束,几大国有银行赶着时间接连上市,在这个对国际化最敏感也最迫切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金融洋高管”进驻颇为引入注目,他们空降至中国,直接出任高层,他们被寄予厚望,希望让稚嫩的中国金融市场加速成长,他们更被认为是全球人才竞争与流通的生动证明,他们的今天,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自己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自由的群体。多年前,他们还是不被公众认可的极少数和另类人物,如今,他们已成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层面。中国社会不断走向成熟的宽松空间,给了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徐斌 《西部论丛》2009,(8):82-82
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人所共知。三十年来。唱衰中国经济,并判定中国即将崩盘的海内外经济学家无数。现在看空并放空中国的,还是无数。他们过去已经输了,现在正在输,未来可能还要输。为什么?因为他们始终不明白中国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奥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李湛 《中国高新区》2010,(10):76-78
在朝鲜,他们被称为遣返回国者;在南非,他们被称为回家的人;而在中国,人们对他们的归来寄予厚望,并把他们亲切地称为“海归”。  相似文献   

13.
《开放潮》2000,(4)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提出;中国金融、电信应加快开放步伐。他说,实际上,外国银行到中国来做生意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我们是竞争性地去借钱,他们是竞争性地借钱给我们。所以,我们只要有好项目的话,根本不怕别人不借给我们钱,他们反而会求我们借他们的钱。外国的证券公司到中国来也是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股票市场有很多不诚实的行为,如果中国投资人能够买卖外国股票,如果外国证券公司能到中国来,跟中国的证券公司形成竞争,就可以促使中国的股票市场规范起来。与此同时,中国的股票可以更容易地到国外去上市筹资,国外规范的…  相似文献   

14.
李晶 《魅力中国》2014,(8):262-262
康有为、谭嗣同、粱启超、严复他们是中国近代哲学有名的四君子。对他们四人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反观他们哲学思想本身也有深远影响,本文拟就对中国哲学史上此四君子的哲学思想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QFII的2005?     
简洁 《环球财经》2005,(2):64-66
2004年已然远去,无论失望抑或兴奋,对于QFII们来说,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当然,他们也在被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现状”所困扰。  相似文献   

16.
“华生,你不了解中国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甚至农民也会相信亩产万斤,甚至科学家也会相信水能变油。每个帝王都相信人会长生不老,他们会相信绿豆能治癌症,相信一切荒诞不经的东西,你很难理解他们。他们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也很奇怪,他们大都非常自私,没有信仰,缺乏常识。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韩寒这个偶像,也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他们认为能利用韩寒说一些他们不敢说不便说的话,至于是否欺骗公众,  相似文献   

17.
当面对西方谈判者时,中国企业管理者需要的重要技巧之一就是能对付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西方商人一直对中国人有偏见,20多年的偏见不会一下子就消失,尽管他们正在反省并检讨自己.但为了防止被“狡猾”的中国人欺骗.他们宁可错过交易机会。面对西方商入骨子里存在的偏见,该如何与他们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10,(4):61-61
金融危机已结束,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企业和政府要面对新的形势。这个新的形势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大了。目前,国际环境在恶化,贸易摩擦逐步增多。最近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已明朗化,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中国有一种莫名的怨气,他们潜在的情感是中国的发展该给他们创造市场和就业,但是反过来发现,中国的外贸反而好了,而他们的企业却倒了。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10):18-19
几年前,当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官员认为他们需要一个深水港时,什么也无法阻止他们。当时有人提出,他们在珠江上游选定的地点水太浅,而且满是淤泥,无法容纳大型集装箱船,他们不顾这些建议,通过挖掘使港口变深。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家的历史,从这一特殊的视角审视这样一部社会发展史,可以让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财富精英”这一群体。“2007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迎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追求和使命感,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天之骄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