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如果依靠外界投入,产生规模效益时,将导致农业可持续性的下降,而规模效率递减的情况下,将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的增强。也就是说,对外界依赖越少,农业的可持续性就增强,相反,农业可持续性则下降。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对增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是有效的。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吴起县193个退耕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排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退耕户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其中农户的平均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户的平均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退耕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低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无效率,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提高退耕户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格局,推广科学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SFA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和节水潜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模型、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和节水潜力计算模型,并以徐州市为例计算了各区域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及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徐州市的农机、化肥、农药、水资源投入的增长不能带来效率的增加,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SFA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构建技术效率方程,从收入结构视角分析农民收入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逐年上升,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走势,但存在严重的效率损失;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间存在着“U”型非线性关系,整体上农民收入会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全国劳动力价格普遍呈现正向扭曲。机制分析表明,农民收入会通过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与激励科技创新两条路径分别抑制和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在收入增长前期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价格扭曲效应,而在收入增长后期,科技创新效应占主导优势,因此鼓励科技创新是当前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是影响全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区域,影响程度大于中部与西部。结合以上结论,最后给出因地制宜农业耕作、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农业技术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保护造成了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损失,但对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国家安全却也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非经济效率目标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长期对农业实行保护的原因,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节水农业成效、形势机遇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发展节水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面总结“十三五”节水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认真分析节水农业的现状、形势和任务,加快“十四五”期间节水农业发展,推进节水增粮、节水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对我国近10年来的水资源、农业用水、灌溉用水、旱作农业生产和用水效率进行系统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用水总量及其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双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双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结论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长期威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解决好农业用水问题,是保证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对国外农产品进口的依赖性极大。出于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考虑,日本最近几年中对其农业政策进行了重大修改,以阻止国内食品自给率的进一步下降,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率和保留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日本农业政策的变化势必会给世界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出发,应用30年农业生产的实际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农业GDP增长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指出近10年来,尽管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却相对停滞,农业内部各业发展不平衡。今后,随着结构效益潜力的减少,保证农业的稳定增长,只能依靠政府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同时要鼓励非政府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监测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概念和指标。本文探讨了提高生产率(技术效率及生产效率等效率)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对我国农业生产率发展的变动分析过程中,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监测体系构想,通过对生产率的度量和分析,透析农业发展方向、技术体系中的结构缺陷及技术政策方面的偏差,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利用前沿生产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以我国农业结构的第三阶段调整(1993-1997年)的结构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的农业结构效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