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账户余额和财务比率异常波动时,这种波动有可能是由于有意或无意的被表项目错报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特殊业务事项、会计政策变更或随机波动引起的,审计人员会从被审计单位得到一个解释原因。在对被审计单位解释原因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时,存在将一个似乎合理但实际上并不正确的原因认作实际原因的可能,从而对审计效果和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一、技术描述 对于被审计单位做出的解释原因,存在两种考虑方式,一种是支持性的,即考虑为什么恰恰是这种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另一种是批评性的,即考虑为什么这种解释原因不…  相似文献   

2.
3.
王芳 《审计月刊》2005,(9):49-49
本准则旨在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建立标准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性复核程序在编制审计方案阶段的应用 编制审计方案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确定其他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范围和重点,从而作为制订科学的审计方案的指导,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现行的审计工作程序从审前调查、拟订审计实施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到做出审计处理决定等,对审计人员来说已不陌生,但如何在审计的全过程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还需在审计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水县审计局在总结审理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以往审计复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实行立体复核制度。一是针对较大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中发生的重点问题,审计复核人员在审计组现场审计期间进行复核,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所在部门代拟审计报告后,由复核机构对审计程序、法规运用事项、审计日记完成情况等,先进行初步复核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并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而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属于间接证据,主要  相似文献   

7.
8.
审计署5号令中《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称,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准则》中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专业判断来确定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式、范围和程度。在审  相似文献   

9.
李东 《广东审计》2003,(7):15-16
分析性复核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之间、非财务资料之间、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重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从而对被审计事项进行核实、评价的方法。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财务模型分析等方法。在商业银行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有助于制定审计计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解读会计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取得审计证据或者确定进一步审查的重点与范围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分析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表面勾稽关系来取得审计证据或判断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候疆 《新疆财会》2009,(6):54-55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贯穿于独立审计的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第二个阶段分析性复核程序才可以作为审计的证据来使用,但是这三个阶段组成了一个首尾相连的整体,得当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不外乎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纵向的对比,即与行业资料进行对比;其二是横向的对比,即与历史和预期(或者是预算)情况进行对比,从被审计单位的发展趋势着手;其三就是看内部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矛盾,也就是一个整体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审计署2003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将分析性复核确定为审计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必用的测试方法.并具体规范了分析性复核的使用。但在审计实践中.此种方法尚未普遍应用。在新形势下,应怎样进一步推进此种方法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应当在做好有关工作的进程中。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并记录与审计结论或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和依据,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把好审计底稿审核关尤为重要。笔者在审计复核工作中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在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红英 《浙江审计》2004,(12):13-14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为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三级复核。力图通过层层把关,使审计项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处理处罚恰当、审计程序合规。但三级复核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审计过程和阶段性决定了三级复核的重点和各级复核应负的责任不同。  相似文献   

20.
试论分析性复核在增值税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对于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找出可能的原因,必要时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