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展望2000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市场取向改革纵深发展时期,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加快接轨时期,这一时期,总起来看,中国股市必将会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成熟化。其中,根据世界各国股市的一般进程,中国股市有几个重要趋向值得人们关注:一、股市将更为贴近反映市场规律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应当遵循、反映市场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对于股市来说,一是股票商品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即由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及其盈利能力决定;二是股票市场价格受股市上市规模的供给和资金需求的…  相似文献   

2.
没有一个成熟的股市,就没有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信国人对此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历经11年探索,发展和壮大的中国股市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股市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  相似文献   

3.
学者观鉴     
<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视察人民网并做客强国论坛,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成思危指出:中国股市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保障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并吸收发达国家发展股市的经验,大力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股市的作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十分注意规范和监管股市,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为所有投资者提供公平与公正的赢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信心为何无法提振?原因何在?当前中国股市有三大问题得不到解决,市场的信心要真正得到恢复是不容易的。尽管在中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等,以此来提振股市信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和国有企业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中国股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更影响到中国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步伐,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股市和国有企业的关系、中国股市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国有企业的改革不适应股市发展的表现及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股市与国有企业协调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3,(4):189-192
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已建立运行20余年。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股市破除了许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为股市平稳健康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中国股市令人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其运行和波动在许多方面都异于常态。波动频繁、剧烈;政策性、短期性、投机性色彩较为浓厚,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困扰着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股市整体上的波动现象入手,分析中国股市波动异于常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处在观察期,从长远来看是没有问题的。目前,中国股市正在寻找方向,而且方向感还不太强。走出股市迷局需要四方面的改革:一是金融市场改革,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 二是不要再搞像"熔断机制"那样短命的机制; 三是要让监管者转型; 四是一定要减税。——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认为,走出股市迷局需要四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好的股市促进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好的股市尤其重要。好的股市离不开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律系统(立法、执法、司法)。中国股市在司法缺失的情况下,借助强有力的行政治理,取得惊人发展,但这种模式在股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不可持续,司法上位是建立好的股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股市司法制度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司法地方化等不少问题需要改进,司法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设立独立于行政区划的专门的证券法院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智 《中外企业家》2012,(23):40-42
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而在我国,股市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成为非常敏感的问题。突破禁区、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展和发育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进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股市的状况,就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李智 《中外企业家》2012,(12):40-42
资本市场特别足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而在我国,股市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成为非常敏感的问题。突破禁区、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展和发育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进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股市的状况,就未来同内资本市场的走势给产了趋势预判。  相似文献   

11.
章竟 《企业经济》2003,(3):190-192
在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尖锐而重大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们的思想和股市的运行,这就是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目的是什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抑或为国有企业筹措资金,使其摆脱困境?笔者试就这一与中国股市生死攸关的问题谈谈看法。一、优化资源配置是发展我国股市的第一要义我国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抛弃实行了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不并不熟悉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有效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巨大浪费,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  相似文献   

12.
杨帅  吴国栋 《电子财会》2006,(4):38-38,51
股权分置问题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上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导致股市先天不足,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目前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为了改变我国股市这种重大缺陷,我们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我们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股权分置,即同股异价异权.是在中国国有企业在实施公司化改革的过程中受中国社会特殊经济制度的影响,是中国股市区别于其它任何市场的最具特色的国情,也是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主要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4.
13年了,中国股市存在的意义在哪?资本市场为什么在国外重要,而在国内不重要?对证券市场的认识是不是到位了?现在看来,这个认识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开始就有制度缺陷。当时上市公司100%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新路是从股份制改造开始的。面对这样重要的改革,不可能一次全部到位,只能部分解决。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是将原企业的整体或某一部分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以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但是中国股市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始试点,因当时市场经济原则还没有确立,所以按《公司法》运作的股份制企业极少。  相似文献   

16.
复关以后中国股市啥模样悬而未决的中国“入关”问题如一把利剑悬挂在刚刚发育的中国股市头上。目前,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入关,中国计划经济体制30余年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必然面临一个短时期的震荡。关贸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其全部构架的基石,以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股市,至今已经整整10年。在这10年中,虽出现过短期"牛市",但总的状况是"熊市"。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股市自身,在于我们对股市的制度创设和安排中埋下的病根。这就要求对我们的股市这个最易受伤害的薄弱地带加紧进行外科手术改造。具体地讲,今年至少应对股市狠切五刀。一切上市公司主要功能错位 在政府看来,国企所以要改造成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主要是为了集资和筹资。谁也不否认,集资和筹资的确是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更不是最主要功能。市场经济特别是股份经济的发展史已…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是改革开放的一项伟大成果,它极大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年股市,成就巨大。  相似文献   

19.
谢泽锋  孟杰 《英才》2012,(11):94-96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者之一,华生如何评价"郭氏新政"?在华生眼里,中国股市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中国模式可以有,但还没有。建立朝野共识比推动左右共识更加重要,中国改革下一步应该以社会改革带动全面改革。"在华生的新书《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中,他如此写道。年少成名并未改变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的沉静与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还在延续,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困难。中国要走出目前经济危机的困境,其主要对策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快速地使股市、楼市走出低迷状态,改变财富效应的逆转,使中产阶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