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银行业竞争日益剧烈,产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断扩大。我国由政府埋单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尽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已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及其趋势的分析,讨论了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6,(207):3-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广大储户利益的需要;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稳定金融秩序的需要;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改革进展顺利、不良资产得到集中处置、相关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及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体系运行平稳这一系列条件使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银行业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存款合约的信息结构来消除占存款人绝大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恐慌心理,而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则只是它的一个附属功能。在具体设计存款保险制度时需要兼顾“维持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和“抑制银行体系道德风险”之间的平衡。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朱倩  刘芳 《魅力中国》2010,(23):371-371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消除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防止市场化改革后银行业危机、保护存款人利益,存款保险作为一种创新的保险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金融行业和社会的稳定,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尤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存款机构的高负债经营,容易使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甚至发生倒闭风险。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的经营安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此来增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亦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有效选择。但存款保险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制度上的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存款保险立法,变隐性存款保险为显性存款保险;在金融机构推行强制存款保险;发挥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霞 《开发研究》2005,(2):126-128
本文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在美国建立、改革的历史,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存款保险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性进行了探讨,并由此得出结论:美国2 0世纪30~80年代银行业的稳定,既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功,更是整个监管体系协调统一的结果;而80年代末银行业的危机,是存款保险本身缺陷的暴露,也是金融法规间相互矛盾,令冒险者有机可乘的结果。所以银行系统良性运转的关键是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货币政策、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消除现行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防止市场化改革后银行业危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营银行和完善金融体系,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金融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和金融业市场化运作的良好实践已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在参保的各家银行的存款人之间分散银行倒闭的风险,并由此衍生出避免银行因谣言而倒闭的功能。保险能够分散风险的基础是大数定律,而大银行的存在限制着存款保险发挥作用。由于我国银行数量少、银行业集中度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成本高昂,而作用却非常有限;加之审慎性监管规则尚未真正确立、一些银行尚未放下亏损包袱等其它原因,仓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代价很可能超过收益。  相似文献   

9.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提出,在我国已经不下十年时间了,在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最近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都提到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少专家学者为此作了大量研究,甚至有人提出,经过多年探索,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中国立法者、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共识,也是银行业开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条件,现在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应该尽快推出实施。但是,实际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被金融业界人士认作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然后从储户和银行两个角度,反思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产生的对小额储户能够全额赔偿和大额储户金融资产配置多样化、促进银行业良性竞争等正面效应及增加银行成本、压缩银行利润等负面效应,最后针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