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陕西开发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由一个能源资源潜在优势大省转变成现实优势大省,确立了能源工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2006年全省总人口3735万,占全国的2.84%。一次能源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0.9%、2000年的3.8%提高到7.2%。全省人均与全国相比,由32%、133%提高到253%。其中,煤炭1.55亿吨,比2000年增加6.8倍,占全国的6.5%;原油1989万吨,增加10.2倍,占全国的10.8%;天然气80.5亿立方米,增加2.8倍,占全国的17.7%。2006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7%(其中电力占15%)提高到52%(其中电力占6.6%)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村经济》2002,(2):73-75
从1978年到1998年,我省设市城市由4个增加到16个,建制镇由79个增加到406个,全省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2.8%提高到1999年的21.1%,年平均只增长0.4个百分点。和全国水平相比,低了近10个百分点,只相当于全国80年代初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关于陕西省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0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九五”期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较“八五”末增长64.4%,年递增10.4%。同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0元增加到2229元,较“八五”末增长52.7%,年递增8.8%。与全国相比,“九五”期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太低,2000年陕西省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仍然居后,连续3年排名为第27位。据省农调队统计,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70元,较1995年的963元增长52.6%。同期,全国农民…  相似文献   

4.
“八五”时期上海工业在全国中的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1年为6.9%,1995年为5.4%,年均比重下降近6%;其中轻工业的比重由7.1%下降到5.1%,年均比重下降8%;重工业的比重由6.7%下降到5.7%,年均比重下降4%。上海的工业基本上属于内向的进口替代型,1995年出口交货值为680亿元,占工业产值的17·52%。从产品的构成来看,95年金属、轻纺等劳动和材料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值占总出口值的62%,而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机电、石化类产品只占35.7%,其中石化类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由1990年的1…  相似文献   

5.
1996年.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小麦、籼稻、玉米等的定购价格。据全国二十五个省、区调查,当年全国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比1995年上升5.8%,其中四川为1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9个百分点。按升幅由高到低排序,四川居全国第六位。与毗邻的贵州(13.8%)、云南(10.9%)、湖北(12.1%)、湖南(5.3%)、广西(1.3%)、陕西(6.2%)等省区比,也处于中上水平、在各省区中.升幅最高的黑龙江(15.6%),最低的是安徽(-5.5%)。(《四川粮食信息》97.3期)1996年四川粮食收购价格升幅居全国第六位…  相似文献   

6.
小议粮食的恢复性增产冯久先八十年代以来,全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人遗憾的是,未能乘胜前进。如四川省1994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0.5%降到9.5%。值得欣喜的是,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发展农业、恢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2005年-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8.4%、31.7%和39.5%,投资规模占全国比重由.2.2%提高到2.7%。今年以来,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新开工项目管理,以及年初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的背景下,全省投资仍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建 《南方农村》2006,(2):54-56
一、2005广东农村经济运行的特点 1.农业占GDP的比重在下降 2005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达到217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5.0%,第三产业增长10.8%。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9.2:46.5:44.3、2004年的7.8:55.4:36.8变化为2005年的6,3:49.5:44.1。  相似文献   

9.
一、市场概况1、少数品牌垄断全国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996年8月底,全国范围内年产量超过10万台的冰箱厂家为13家,占据市场总销量的93.04%,前3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41%,而且均超过100万台大关;而1995年同期产量超过10万台的厂家是14家,占行业销量的90.4%,前3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4.5%。据1997年1月的统计,全国冰箱销售的前3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2.9%,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冰箱生产正在向由越来越少的生产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方向发展,龙头企业的垄断优势更趋明显。据有关单位的监测调查,1997年1月市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嘉兴市新建改建绿化面积24万亩,林木覆盖率从14.9%提高到18%。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7平方米提高到13.2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具有嘉兴特色的网络型平原城市森林体系,并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11.
辛德树 《农业经济》2004,(11):10-11
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收入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1.6,倍扩大为1998年的2.5倍和2002年的3.1倍。从消费水平来看,2001年占全国人口62%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只占37%,而占人口38%的城镇居民却占据了63%的零售额,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品零售额4898元,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建德市林地面积由178.74万亩增加到244.78万亩,森林总蓄积量由166.55万立方米增加到582.59万立方米,毛竹由55.65万株增加到2428.53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76.4%,林业总产值由0.7亿元增加到13亿元。1994年实现消灭宜林荒山,2004年荣获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80~1998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5倍,年增长率为5%,其中,出口增长2.3倍,年增长率为6.4%。但是,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从1980年的24.1%下降为1998年的7.8%,进口比重也由1980年的31.07%下降为1998年的8.5%。可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表现为以…  相似文献   

14.
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9年的96.31%和97.23%。20户以上“盲村”建设又使5000多万“盲村”群众听到了广播看上了电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使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和中央第一套电视节日全国人口无线覆盖率由61%和38%,提高到85%和85%,  相似文献   

15.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0-2003年陕西省GDP年均增长9.65%,高于全国8.13%的平均水平,2003年GDP达到2398.58亿元,占全国的份额为2.1%,在全国排第21位,在西部排第4位。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相似文献   

17.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空巢老年人占49.3%,较2000年增加10.4个百分点。10年来,城镇空巢老年人的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上升到45.6%。其中城镇独居老年人比例由7.4%上升到8.6%,农村从8.3%上升到10.6%。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1020元增加到2001年的1463元,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6年的1129元增加到2001年的1280元,年均增长2.5%。1996年与2001年比较,收入在625元以下的人口由26.5%下降到17.7%;收入在625元以上人口由73.5%上升到82.3%,其中2000-3000元的占8.8%,3000元以上的占5.9%。  相似文献   

19.
湖北嘉鱼县自1985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统一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鲴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规模由最初的基地2处.亲本不足500组,年繁苗种300万尾.发展至现今的繁育基地72处.亲本近8万余组.年繁苗种10亿余尾的规模。据统计,嘉鱼苗种产量约占全国份额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我省价格总水平继续呈去年年末的上升态势,1、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O%(全国3.2%)和1.8%(全国2.1%),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8和O.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O.2和O.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