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思凡 《中国外资》2014,(6):157-157
西方自然法学作为一种发展时间最长,最具影响力的法学思潮,主导着西方社会法律发展的方向。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说过:“如果没有自然法没有成为世界中一中普遍信念,这就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09,13(8):100-100
在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法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探讨自然法的每一历史发展形态与自然法的核心价值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来考察自然法对西方法律传统的贡献,并进一步考察了自然法对我国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静  卞新龙 《金卡工程》2009,13(12):104-104
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奠基者是斯多葛学派,该学派认为在人类早期自然状态下人们以理性为基础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法则即自然法,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控制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法律服从宗教,宗教裁判所的法律依据是"神法"而不是"人法"。到了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对自然法从新解释发展了自然法思想,从而确立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法律思想,摆脱了教会的约束,产生了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已成为西方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4.
闫然 《中国外资》2013,(14):313-313
宪政制度是西方的产物,它起源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运动,直接源于启蒙运动中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主义。其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所提出的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从自然法到社会契约的理论充满理性主义法律思维而成为宪政制度的价值起点,将其引入转型中国制度发展的场域进行思考,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彭欢 《金卡工程》2008,12(9):50-50
<法律的概念>一书对法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概念,进行了全新的或具有初始意义的解析,富有启发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正义、道德与正义的关系,并比较中肯地分析和评判了自然法学、概念法学、法律现实主义等西方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法学思潮.本文将结合自己阅读所得,谈一些自己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赵鹏程 《金卡工程》2009,13(7):33-34
对《唐律疏议》立法思想的探讨---从深层去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内涵,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这有助于沟通现代西方法律的价值理念和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理念。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借鉴传统法律提供一定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姚笑圆 《金卡工程》2009,13(3):9-10
清末法律变革是一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意味着古老的中华法系开始发生解体,同时中国的传统法思想也开始发生动摇,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不受质疑和挑战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法思想也开始受到了来自西方法治思想的冲击,从而掀起了著名的礼法之争。《大清新刑律》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法律所产生的最典型的产物,其意义非同一般,其中更能反映出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变迁和走势。所以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法思想最后的代表即《大清律例》开始到《大清新刑律》的产生为止这段历史着手,通过其中法典以及法律条款的变化和对比来分析传统法思想即儒家法思想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韩荷英 《金卡工程》2008,12(10):20-20
首先对礼与法的内涵的简单梳理;然后从秩序建构的功能看中国礼法与西方法之同;继而对中国传统法与西方法律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礼法之优;最后指出法律存在的历史性.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下的以西方法律为标准的中西法律文化优劣的化较,回归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认识中国之法(礼法),从而确立中西法律文化的良性比较.  相似文献   

9.
张楠 《金卡工程》2009,13(9):90-90
本文首先从宗教对于西方社会西方民众的影响开始,之后讨论其对于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以及西方宪政的超验价值来说明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于西方法律的影响,最后试图通过宗教对于西方法律的影响来说明中国的法治需要纵向的考虑到中国自己的传统,而非一味的移植西方现代法律.  相似文献   

10.
吴汉 《上海财税》2003,(10):12-15
法制和法治在英语中往往通用,但“法治”一般相对“人治”而言。西方国家论及法治概念,常溯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涉及近现代的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时代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英国学者拉兹认为,法治的含义就是“法的统治”。在以富勒为代表的新自然法学派提出法制八项原则后,法制成了西方法理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富勒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应该符合八项法律原则:(1)法律的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
张坤 《金卡工程》2010,14(5):107-107
东西方政治制度及历史传统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对法律的见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西方侧重于从法的精神、价值方面去探讨法律,而由于受传统的政治体制的影响,古代的中国侧重于从法的实用层面来解读法律。本文拟以法律在西方和古代中国的实践为例,探讨其异同。希望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乔存存 《金卡工程》2010,14(10):103-103
"慎刑"思想是沈家本法律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他的慎刑思想既受了中国传统儒家法律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他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其慎刑思想中还融合了西方法律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特点。沈家本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慎刑"思想,更将其运用于实践,在清末修律中的相关制度设计上体现了其"慎刑"主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是我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今正我国正致力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治"又成为了法律界和社会各界热门的词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学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和特色的分析,指出法家法治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辉 《金卡工程》2009,13(10):229-230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汲取其精华,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以及对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甘妮娜 《金卡工程》2010,14(4):62-63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作为古典自然法学的核心思想,曾经对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产生了积极和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为之提供了理论基础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那么在当下中国的行政法律环境下,这一经典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又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肖嫕 《金卡工程》2010,14(6):104-104
本文系统阐述现代西方自由主义著名代表人物哈耶克对自由、法治等概念的理解,并对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哈耶克认为,法律不仅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且是对自由的保障,没有法律便没有自由。本文试从哈耶克的自由理念和法治思想入手,提出自己对这种思想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国之初,中国传统的财政制度遭到毁灭性打击,传统财政思想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西方国家当时几乎所有的财政制度和财政思想的文明成果在中国从形式上都得到了移植,它浓缩了西方几百年财政制度和思想近代化走过的历程。其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历史的延续性,从夏商周至今一直没有中断过,至今已形成庞大的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创造.中国的包装设计已经经历对西方设计学习的过程,现在需要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从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中吸取精华是使中国包装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晶晶 《金卡工程》2008,12(11):77-77
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成为当前理论界无法逃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传统文化中"道"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与当前现行的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本文对何为道,道在中国法律传统中扮演怎么样角色,道与之当代法制建设这三问题进行了回炉和思考,以期能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经济理论、法律文化背景。尽管经济法律规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法中垄断禁止性法律的出现,然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则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近代社会,自然法学的逐渐衰退,导致相应的法律观念发生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根本性变化,法律应逐渐对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