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法的创制过程中,认识各种社会利益是法的创制活动的起点。对各种利益做出取舍和协调,是法的创制的关键。作为协调商标权人的利益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的商标法亦不例外。从“利益”的角度考察,可以将商标法看成是在商标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商标法诞生于几百年前。这种制度,一开始就是作为协调和平衡商标权人和其他利益主体特别是竞争者的利益关系,作为平衡商标权人的专有利益或者说垄断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而出现的。商标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是整个商标法律制度中一对主要矛盾,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商标法赖以实现其宗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卞华舵  吴云海 《董事会》2005,(12):34-36
和谐发展的挑战 企业发展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员工、股东、客户、政府、社会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和谐相处。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企业的发展以牺牲利益相关者利益为代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矛盾激化,使企业失去了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石油行业原有的经济利益体系均衡状态被打破,经济利益日趋分化,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发展成熟。利益需求的获得途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差距和矛盾开始明朗化。石油物资生产供应系统随着石油行业经济体制的转变,似说是几多坎坷,几多辉煌。  相似文献   

4.
集团资金如何集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利益问题。即作为不同法人主体的集合体,企业集团如何聚合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形成高效运转,实现集团与各成员单位利益最大化,如何处理集团与各成员企业以及各成员单位间利益关系,并围绕利益关系所引发的权、责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具有制衡功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亦称法人治理结构),就担负着既要使经营者能够顺利行使经营权,又要实现治理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制衡关系的双重任务。没有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不能保证投资人实现营利的目的,所以,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探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应该从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法人治理结构的众多问题,其核心是妥善处理利益主体间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的矛盾。研究法人治理结构,必须看到有几个利益主体,法律承认他们…  相似文献   

6.
付明德 《董事会》2009,(10):92-93
仅仅呼吁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校正公司片面的逐利行为,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使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皮海洲 《董事会》2008,(12):35-37
经过了股改,大股东与大股东之间还是参差不齐,有的大股东确实是在为上市公司的利益着想,但有的大股东还在继续干着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勾当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讨论了营销学中作为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价值观——市场导向与利益相关者导向的理论架构,并检验了利益相关者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针对文献中欠缺的中国企业所有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但中国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导向和组织绩效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8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fq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但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在履行其囊括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在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时,必须考虑其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而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和有效行权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限制了独立董事作用的有效发挥,尤其是认为独立董事的报酬激励与“独立性”互相矛盾的所谓“独立性悖论”.更是使独立董事制度前景堪忧。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认为“独立性悖论”不是不可克服的,独立董事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作为企业法人利益的维护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人,分享企业剩余并不一定会丧失“独立性”。最后,从独立董事这一角色本身的特性出发,提出了改善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唯一、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法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规范,其基本价值就是实行和实现对利益和利益冲突的协调和调整。法律制度实质上是利益制度。既然法是为实行和实现对利益和利益冲突的协调和调整而存在,那么要构架良好的法律制度对地理标志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利益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给贸易双方带来的更大利益,但他们并没有对贸易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本文紧接着斯密和李嘉图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贸易在增加贸易双方“产品利益”的同时贸易国的“成本利益”得失,认为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的“成本利益”具有不确定性.而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带给先进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正.带给落后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利益”和“成本利益”背离的原因以及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非常普遍,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控股股东利益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总结,并对利益转移问题的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不断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沟通中,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从企业内部角度出发,普遍重工作汇报、重业绩表达、重自我评价,忽视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利益、价值和情感的全面沟通,以致于企业尽管高度重视对外宣传,但是社会公众的负面印象一直难以消除。当前,以社会责任的视角,努力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经济利益的相互认同、社会价值的理性认同、情感上的心理认同,即“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以下简称“三个认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它将有力地促使企业从传统沟通模式向以价值传播、情感传播、多向互动为特征的现代沟通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施工企业管理》2009,(12):71-71
企业围绕危机事件所作的一切管理决策,都应以企业、受众、危机波及者为决策之基准点,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和筹谋,“平衡”企业利益(包括投资人、员工和企业自身的福祉)、客户利益、合作伙伴利益乃至舆论界(传播者与受众)利益。“360度”法则要求企业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具有战略能力、大局意识以及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不论企业规模的大小,要想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得到长足的发展,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生态环境利益这四者之间的协调统一,通过以往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绿色环保和清洁生产。鉴于此,文章将会首先阐述当前我国关于企业绿色环保以及清洁生产的现状,然后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企业的绿色环保和清洁生产方面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会有差异,而且很可能会有冲突。本文剖析了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特性,进而将公司治理的本质理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并阐明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动态地满足多维度的平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统筹兼顾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力图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平衡。如果无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伤及一方的利益.最终也会伤及另一方的利益。只有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主导思想.才能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张钢  王旭晨 《董事会》2008,(11):109-109
“对于合作的朋友,不仅要充分的信任,还要乐于和他们分享利益。小肥羊能够走到今天,和朋友们的利益分享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管理的定量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和分类管理的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了具有绩效和管理双向信息反馈特征的分类管理的定量模式。一方面使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管理变得定量与可控,另一方面使绩效评价真正起到对管理的导向作用,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并为企业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管理来实现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