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第三代企业家”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一起走过了曲折而又坎坷的风雨历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两三年”,企业家的沉浮与更新是市场、企业沉浮与更新的最好体现。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是企业家性格的外化。一、“第三代企业家”的由来显然,我们并没有去追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民族资本家和买办该如何定位,只是就新中国而言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是整个计划体系中的一个生产机构,没有完整的生产经营程序和独立市场营销体系,面对不完整的市场,计划经济之下的企业领导人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崛起的30年。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把中国的企业家分为三代:第一代集中在技工贸、制造业,代表人物柳传志、张瑞敏等;第二代集中在服务业与模式创新,代表人物陈天桥、江南春、马云等;第三代整合全球资源,代表人物在诞生中。他认为,第三代企业家应该更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在管理创新、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3.
尽管30年来,中国内地企业厉兵秣马、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正是在三代中国企业家连续不断地递进成长中得以实现的前两代中国企业家都有很大提升潜能,特别是第二代,他们不应仅仅是承前启后者,其中有许多具备实力成长为第三代。面向末来,我们更需要诞生一批像米塔尔这样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的第三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症结剖析:战略缺失下的阶段性成功无法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全面竞争。解决方案:战略转型,打造企业核心力。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市场上,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出一大批“乱世出英雄”的机会主义者。企业成功没有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什么系统战略思维。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处于没有游戏规则的卖方市场,竞争水平低,利润空间大,消费者没有货比三家的机会,一些企业“依靠单一产品”, “依靠单一资源”,“依靠企业家个人”, “依靠不付规则成本”四个投机手段,在当时的中国机会主义市场中依靠企业家的个人眼光、胆识与魄力,抓住机遇,快速决策取得了企业初期的资本积累,赢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营企业正处于第—代民营企业家和第二代民营企业家权力交接的关口,一般的民营企业家大多都是家族式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现在,正是家族式企业代际传递的高潮期和震荡期,如果这个权力交替不能正常运行。家族企业的命运堪忧,陷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10,(1):46-47
危机,前所未有的观念冲击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主要是受害者而非始作俑者,其所受的冲击不如成熟市场那么严重,但是危机对中国企业在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前,西方成熟市场的管理思想和领先企业经验和实践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它们给中国企业带来启迪和奋起追赶意识。然而,突然之间,老师出了问题,目标似乎没有了,这或多或少造成了中国企业家的困惑和疑虑。我们还需要同国际接轨吗?中国还应该进一步放开金融和资本市场吗?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了以张瑞敏、柳传志、王石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企业家,现在以牛根生、梁伯强、李书福为代表的第二代企业家,综观两代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发展历程,似乎没有一个是天生就是为做企业家来到这个世上的,都是在茫茫人生旅途中,偶然的机会撞开了企业家的大门,并由此开始了充满艰辛和坎坷的创业之路.相反那些经过商学院和管理学院似乎天生是为了做企业家来到这个世上的天之骄子,似乎还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为能叫得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了以张瑞敏、柳传志、王石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企业家,现在以牛根生、梁伯强、李书福为代表的第二代企业家,综观两代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发展历程,似乎没有一个是天生就是为做企业家来到这个世上的,都是在茫茫人生旅途中,偶然的机会撞开了企业家的大门,并由此开始了充满艰辛和坎坷的创业之路。相反那些经过商学院和管理学院似乎天生是为了做企业家来到这个世上的天之骄子,似乎还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为能叫得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统产业集群企业如何塑造区域价值链(RVC)市场势力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以中国南珠产业集群企业为案例,归纳、总结出传统产业集群企业在RVC市场势力塑造过程中的企业家才能和战略定位、文化认同的具体特征,析取概念并建立了“企业家才能”和“文化认同”双重作用的RVC市场势力塑造和突破攻略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企业家才能通过战略定位实现对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的RVC市场势力塑造,通过文化认同实现对市场的控制,而在此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双重控制是常规手段。在数字化条件下,利用数字手段和社会资本,与全球市场建立联结也是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的一大特色。“企业家才能”和“文化认同”策略是传统产业集群企业获取RVC市场势力并成功充当国际主导企业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立足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RVC市场势力塑造与传递机制来驱动价值链延伸。  相似文献   

11.
全球战略大师陈明哲日前在“2007中国CEO年会”上说:“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本土市场取得竞争优势!”。陈明哲指出,就再崛起来说,中国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一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之主要厂商从事竞争的惟一战场。二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10年内将成为第二大经济体。陈明哲劝告中国企业家:要成为一家全球企业,海外扩展并非绝对必要,在中国市场赢,就是在全球市场赢!他说,中国企业为什么不利用本国市场去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中国不仅是你的本国市场,也是一个可以孕育、培养你在国外市场竞争之核心能力的场地,一个了解你的全球竞争对手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12.
《公司》2002,(9)
麦伯良(中国中集集团总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代,中国企业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企业要参加国际性竞争,要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效,企业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其中比较重要的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企业家必须紧贴市场,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迈开了一大步,如今加入WTO,全  相似文献   

13.
从一波又一波的反倾销,到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上遭到“暗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受到“规则”的伤害。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许多中国企业家从来没有重视过规则。因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几乎完全是在破坏既有规则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读了《如果没有企业家》一文,被张维迎教授的学识折服,更对文中所提要给企业家安全感深以为然。在当下的中国,许多企业家没有太多安全感。企业家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了呢?张教授认为创造一个能够自由竞争同时保护私有财产的市场环境是留住企业家的途径,我认为这仅仅是从经济上留住了企业家,同时还应该在精神上留住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全球化时代,不断地用中国式伦理和商业文明支撑,不断提升中国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家》杂志是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成员中的佼佼者,创刊21年来始终关注中国企业家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及“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理念,成为面向企业家群体的主流媒体。在为企业家提供高端财经报道同时,杂志社着力打造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公认的国内最高规  相似文献   

16.
徐晋 《政策与管理》2014,(10):18-19
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商界”。这个由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全新市场没有中国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经济痕迹,没有所谓的“行政垄断”。开放市场吸引汇集了中国最具创业精神的本土民营企业家。全球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这个市场注入无休止的变化,催生出全新的业务模式和互联网产品。  相似文献   

17.
姜汝祥 《新前程》2007,(7):11-11
在中国目前繁荣的市场背后,我们在第二代企业家里找不到榜样。  相似文献   

18.
"杰克·韦尔奇与中国企业领袖高峰 论坛"开幕在即,"全球最受尊敬的 CEO"、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董事 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届时 将与中国企业家共同分享其享誉全球的 管理思想和最新企业经营理念。这是一次 穿越20年的对话,是一次全球商业标准 首次印证中国本土企业管理智慧的盛会。 今天,中国企业家经过20年的勇猛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中国继续发展和深刻转变的关键一年,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三年,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全球并购,以大幅度增长的进出口贸易表示了他们参与全球竞争的迫切心情,但竞争对手或多或少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来限制新型经济力量的扩张,于是市场重新定位、反倾销、贸易战、专利诉讼、收购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1981年至2001年任期内,领导通用公司从一家市场价值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十的企业,发展成市值位居世界第二、盈利能力全球第一的世界级大公司.杰克·韦尔奇也因此成为全球企业界的神话. 2004年6月下旬,杰克·韦尔奇的中国之行,分别在北京、上海与中国企业家进行了四场对话,他对自己管理思想中的创新理论、人才资源论等逐一进行解读.与数千名中国企业界代表分享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理念,并使中国企业家从中享受到管理经营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