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企业“走出去”的多种模式(包括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并对影响这些模式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以广东格兰仕集团为例,运用影响因子分析其国际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劳务等“出去”相关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去”的条件日臻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行业和区域选择上盲目性较大,政府相关促进政策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是指通过在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贸易、科学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带动区域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其具体实施对中国来说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在"走出去"环节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企业的"走出去"面临哪些问题,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出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浙江经济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面临着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多层次地组织资源,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是保证浙江经济在全球化潮流中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因素。而根据浙江实际,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力量是浙江的中小企业,它们是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力量。基于此,实现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务财会》2011,(9):13-15
<正>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备受海内外关注。5位专家在中国外经贸统计学会主办的外贸500强企业论坛上,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有助于有"走出去"战略设想或是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教授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运用理论分析与统计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投资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关系。他把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投资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较少接受外商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对外贸易》2004,(8):32-33
虽然近年来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相当进展.但陈旧的管理体制仍为制约影响“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很多企业“走出去”,不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该文针对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海尔国际化战略经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到南汽和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海尔竞购美泰克,“走出去”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5月1日国家取消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走出去”有望进一步升温。在这一关键时期,审视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现状,探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关键的一步。本文在对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成功走出去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并论述了中国经济经过一段国际化发展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再认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政府能做些什么?”“中国企业在外投资,应首选哪些国家和地区?”“关于贸易壁垒和TBT,中国企业应怎样预防?”一串串的问题接踵而来,这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交流会上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13.
谢少安 《商场现代化》2008,(18):227-228
我国服装通过"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获得了比较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生产大国。我国的服装企业还应该积极、勇敢地"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减轻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绿 《江苏商论》2003,(9):99-100
中国已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境外投资,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对这些制约因素逐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使各类生产要素得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和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国经济活动的运行体制、管理和贸易投资的基本规则亦超越国界、趋向统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我国企业经过了20多年的洗礼,也已在技术、资金和实力上积累了丰富的能量,使转向境外投资,开拓本土外的市场,做大国际化的“蛋糕”成为趋势和可能。而境外投资,“走出去”可以绕过贸易壁垒,直接把握当地市场动态,缩小企业与当地环境的“文化差异”,减少中间环节,节省运费成本,树立产品和企业形象,形成销售优势,扩大市场容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38家有国际化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考察了这些企业的“引进来”经历(内向国际化模式)对“走出去”结果(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走出去”的效果:(1)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正向效应;(2)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负向效应,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正向间接效应.这表明,如果企业采用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则一定要通过该模式学习知识,积累竞争优势,提高吸收能力,才能成功“走出去”;反之欲速则不达.如果企业采用资产内向国际化,则很难通过该模式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但借用该模式的杠杆作用可直接提高海外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7.
曾乐琛 《大经贸》2008,(6):20-21
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生产经营,目的是获取紧缺资源、先进技术、研发能力、销售渠道,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等等。与国内经营相比,“走出去”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更高,且要经受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近年来,广东企业国际化运营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企业的经营层次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回顾河南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并对企业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外经贸财会》2011,(9):13-15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备受海内外关注。5位专家在中国外经贸统计学会主办的外贸500强企业论坛上,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有助于有“走出去”战略设想或是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意义重大,“走出去”的战略主体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