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相信来过印度的小伙伴都品尝过印度的奶制品。即使你来去匆匆,没能真正静下心来喝上一杯当天从奶站送到杂货店或是超市的新鲜袋装纯牛奶,但我相信你一定尝过街头巷尾的印度热茶,当地人会以高昂拖长的声调叫道:chaay,chaay;我相信你也一定喝过夏日街头众人皆知的南亚独有的酸奶饮料lassi,甜味咸味任由你选,偶尔还有热情masala;也许你还品尝过高级酒店餐后必备的两颗香草冰激凌球,一口下去.  相似文献   

2.
每天喝着咖啡,看着尚未对外公映的影视剧,轻松拿着不菲的月薪。听起来,谁都难以相信,但安徽女孩赵雪就是从事着这种快乐的职业——当"纠客",且已成为业内的超级高手。"纠客"如同报刊的校对员、工厂的质检员,任务就是用独到的眼光,专门给刚制作完的电影电视剧"挑刺",找出其中的穿帮镜头。  相似文献   

3.
你会喝酒吗?     
品酒是一门学问,无论是啤酒、绍兴酒、香槟、白兰地或威士忌,不论是饮用或斟酒,懂得品尝才能饮出真滋味……当我问人:“你会喝酒吗?”有些人答不会,有些人则不好意思地说,只要喝一口就会脸红;有些人则瞪着眼睛反问我,想要跟他比吗?他们心中的“会”“不会”是指能喝多少,是量的问题。而我想问的“会不会”,不是指量,是指一些与喝  相似文献   

4.
罗曼 《中国信用卡》2005,(11):69-69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是个狂恋咖啡的“瘾君子”,也不知道在路过那些醇香四溢的咖啡馆时,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渴望,从而慢下原本急匆匆的脚步……是我,我是想邀上你,一起去喝杯咖啡。是的,不是去喝我常备在家里的那种“速溶咖啡”——在没有大段休息时光的平常日子里,你或我,的确是把它当作咖啡的替代品的,甚至我们还会骗着自己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咖啡了。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人特能喝酒,这是到过俄罗斯的人们公认的事实。他们喝的是酒精含量在40度以上的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及葡萄酒,啤酒不作为酒类招待客人,啤酒只是平日喝的饮料。  相似文献   

6.
便宜的酒     
约瑟和曼代是一个小村庄酒铺的合伙人.这一天,他们卖完存货,便一起驱车去城里买了一桶威士忌.在回家的路上天气渐渐冷起来,还刮起了大风,两个人互相开玩笑说对方想喝威士忌.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人特能喝酒,这是到过俄罗斯的人们公认的事实。他们喝的是酒精含量在40度以上的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及葡萄酒,啤酒不作为酒类招待客人,啤酒只是平目喝的饮料。  相似文献   

8.
李蕊娟 《时代金融》2011,(10):54-55
每天喝着咖啡,看着尚未对外公映的影视剧,轻松拿着不菲的月薪。听起来,谁都难以相信,但安徽女孩赵雪就是从事着这种快乐的职业——当"纠客",且已成为业内的超级高手。"纠客"如同报刊的校对员、工厂的质检员,任务就是用独到的眼光,专门给刚制作完的电影电视剧"挑刺",找出其中的穿帮镜头。  相似文献   

9.
智力训练     
智力训练四、找找原因1、一份统计表有一个茶室,为了了解顾客需要,每天都填写营业情况表。有一天,编了这样一张统计表:顾客总数:100人喝茶的人数:78人喝咖啡的人数:71人既喝茶又喝咖啡的人数:48人经理核对了一下,说这份统计表错了。你说错在哪里?2、...  相似文献   

10.
养老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专款专用。不能说把养老的钱放在这儿,孩子结婚了说拿走就拿走,最后你还是养儿防老;不能说养老的钱放在这儿,买房的时候拿出去,那是投资,不是养老。养老是刚性需求,不能说没钱了,我在60岁的时候就跟上帝喝咖啡去了,这不太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资》2010,(17):4-4
周末朋友闲聚,一帮匹夫大谈国是。一位国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刚获得一项"服务创新奖",传授经验时颇为自得:我鼓励员工创新,告诉他们,"有中生有"只是可持续发展,"无中生有"才是科学创新!"有中生有"是否是可持续发展,我无意妄加评论,倒是"无中生有说"让我想起了时下一个热门话题:保险监管层正在考虑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  相似文献   

12.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朋友在浦东黄浦江边,边喝着星巴克的咖啡边品尝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天上飞的飞艇吊着长长的条幅,水上游的驳船架上了巨幅大屏,远处高楼顶上的霓虹灯和震旦、花旗两座整楼外墙广告相比有些落伍的感觉,更不要说那些传统的纸类户外媒体。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除了发放低价机票广告的小伙子,也有几个背着液晶显示屏的姑娘在穿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我不禁感慨中国人惊人的想象力:做广告方面该想的似乎都想了,该做的似乎都做了。朋友喝着咖啡说还有一件事没做,他指着手机。  相似文献   

13.
虽然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能灵敏、准确鉴别各种气味的仪器尚未问世,于是便有了一批靠嗅觉特长谋生的人。闻酒师在威士忌的故乡苏格兰,有两位闻酒师的大名几乎家喻户晓,他们就是被誉为“威士忌王子”的吉姆和“天下第一鼻”的帕特森。吉姆凭着他那嗅觉超群的鼻子,能够准确无误地分出300多种世界各地生产的威士忌。据说,在帕特森的大脑里,储存有200余种酒香的记忆,为了避免遗忘,他还常常于晚间在脑海中“复习”这些味道。调香师香水是全球女性钟爱的宠物,而每个名牌香水的生产商总是拥有一批擅长调配香料的专家,外号就叫“鼻子”。出…  相似文献   

14.
李继培 《新理财》2011,(Z1):88-89
春节刚过,涂庆华不得不提前结束休假,从厦门赶回江西,开始新一轮忙碌。"原计划是陪家人在厦门多休息几天,但现在,我不得不先回了,过几日再去接他  相似文献   

15.
别来无恙     
初春的雨夜。表妹程雪飞来电话约我外出喝茶的时候,我和儿子刚好吃完晚饭,在厨房洗碗。“喂,表姐吗?我刚下班。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聚一下?喝个茶?或者咖啡?”窗外大雨滂沱,我心存犹豫:“雪飞好。要不改在明天我早一点出来,约在你上班的钱江新城附近?要不改天你来我家喝茶?”表妹程雪飞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不行!明天我要去外地,再约遥遥无期。这样好了,我找个你坐地铁方便的地方,一会给你发地址,你现在差不多可以收拾收拾出发了。”  相似文献   

16.
有些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回来说:美国人真的很"傻"。比如,美国信用卡公司明确规定,办信用卡的开户和销户都是免费的,而更换磨损的卡片却要缴费5美元。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更换旧卡片时来了"灵感":何不先销户,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一个名叫邓黎原羽的越南大叻省的小伙子,在大学毕业后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四处求职。一天,他们在外出面试途中走进了一家小咖啡馆休息,他觉得这家店的咖啡口感不错,就对老板说:"你这咖啡是什么品牌?以后我要经常买!"谁知道话音落下,  相似文献   

18.
夏伯年 《财会学习》2007,(10):74-74
(一) 王会计从小身体就比较弱,而且有肠胃病,母亲不准他和那些"野蛮孩子"一块儿玩,因此,他从小养成了"文绉绉"的性格.后来,邻居说他"小小年纪,像个老先生."于是,有人送给他"老夫子"的绰号.王会计参加了工作,在同事聚会时,他们要王会计一起喝酒喝咖啡,王会计说:"我胃不好,不能喝."因此,有的同事也在背后叫他"老夫子".  相似文献   

19.
每天喝着咖啡,看着尚未对外公映的影视剧,就能轻松拿到2万元以上的月薪。难道世上真有如此快乐的职业?这就是时下很时尚的“纠客”。安徽女孩赵雪就是业内的超级高手,她的任务就是用独到的眼光,专门给刚制作完的电影电视剧“挑刺”,找出其中的穿帮镜头,如同报刊有校对、工厂有质检员。现在她建立了中国首家“影视纠错工作室”,国内有100多名导演及大批制作工作室,同她签约成为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又要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了,它的实施是无可避免的了!瓶盖开开了,魔鬼就会出来。人家叫嚣那么久了,打压你、逼迫你,叫你人民币升值,甚至不惜通过所谓什么法案,可就是收效甚微。那好,你不是不听话吗?不是不合作吗?那我就单方面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