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渊 《生产力研究》2006,(9):224-226
基于信息不对称,集群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thelemonsmarket),由此带来的危害是集群呈现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文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企业集群柠檬市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柠檬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绍兴纺织业聚集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明军  阮明锋 《经济师》2005,(3):255-256
文章通过对绍兴纺织业的实地调查 ,从其现状着手 ,通过仔细分析绍兴纺织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其集群结构 ,提出了目前在绍兴纺织业中存在的“柠檬市场”现象 ,并以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柠檬市场作出分析 ,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避免形成柠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负面效应进行直观的模型分析。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致使“劣品驱逐优品”,使得整个集群竞争力衰退;路径依赖导致企业集群技术路径锁定,企业集群应变能力下降、创新僵化、区域封闭,从而无法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降低了企业集群的“集体”效率;“自稔性”风险则说明企业集群借以产生竞争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是削弱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鲁旭 《经济论坛》2007,(6):12-14
一、信息经济学的"柠檬市场"风险研究 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即二手货)问题,创立二手车市场模型,用来描述在二手车市场上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了“柠檬效应”,这对集群的竞争力是个巨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企业集群中柠檬效应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企业集群的有效约束机制。这对企业集群健康、成熟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产业过度竞争"和"市场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旅行社行业中"柠檬市场"问题出现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旅行社行业中的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有日渐加剧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体制与企业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同时,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存在着双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行业中的"柠檬市场"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说起,由于食品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事故的发生也是源于商家与买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便产生了"柠檬"市场.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以及其造成"柠檬"市场的原因.得出的结论:要想改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消除"柠檬"市场,根本出路还在于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提高消费者对食品产业的信心;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加大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市场的可寻租性假设出发,分析了低工资情形下劳动力市场的多次均衡结果。结论是:当信息不对称和教育信号可寻租性并存时,劳动力市场中的“柠檬均衡”就会出现,进而教育市场的“产品质量”会出现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企业实际经营成本的上升。文章最后给出了模型的若干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9.
柠檬市场模型的演进轨迹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柠檬市场”模型^*最早出现于Akerlof的那篇经典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1970)之中。Akerlof以该模型所具有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信息经济学中的地位,并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更多的只是对原始模型的概括性描述,缺乏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就忽视了对其所存在的信息不完全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实际上,现实农产品市场上的过度竞争状况极易产生由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致“柠檬问题”,其结果是,低质伪劣农产品将高质量农产品挤出并占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而受到巨大损失,解决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既有赖于有效竞争的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更有赖于农产品市场“正的”信号显示。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交易中的"柠檬"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陈禹 《经济问题》2005,(4):2-4,8
信息经济学中常讲的“柠檬”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George Akerlof(1970)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在传统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非对称性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并由此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上论证了产业集群所获取的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从柠檬问题和负的外在性着手论证了产业集群具有很高的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集群企业信任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通  田红坡 《经济问题》2002,(10):23-24
企业的集群化是国际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信任机制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非集群企业应对道德风险的“个人实施”机制难以产业链上建立企业信任;在企业集群的环境下,以内生的市场选择监督和市场竞争监督为核心的“社会实施”是集群企业信任机制的经济内因。培育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有效的竞争机制是发展我国企业集群和建立企业信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明显,这既与农产品本身的特征有关,也与农产品生产者素质有关;既与农资经商有关,也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健全相联系;既与消费者搜寻成本有关,也与政府监管错位有关;这些都促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柠檬市场。从参与农产品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分析造成农产品“柠檬”市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浙江“块状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如桥  陈继祥  刘芹 《生产力研究》2005,(1):106-107,111
本文探讨了浙江“块状经济”成功的原因 ,证明了传统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是其最大的特点。进而得出传统企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两者的联动发展 ,并对两者联动发展的内在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最后根据浙江“块状经济”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实现两者联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樊帆  李静  徐飞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35-136
与传统市场相比,网络市场有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交易费用和容易获取市场信息三方面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市场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对网络市场数字产品交易过程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构建“柠檬市场”模型,提出解决网络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与理论推测不一致的现象 前些日到韶山冲参观游览。“毛家饭”因其独特的品牌效应,成为此行必不可少的项目。由于此前看过不少关于旅游景区饭店宰客的报道与分析,因而,行前心里免不了有些打鼓:能吃到正宗的“毛家饭”么?会不会被宰客呢?毕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旅游景区的餐饮市场属于典型的“柠檬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助乔治·阿克尔洛夫的"柠檬市场"理论,运用静态贝叶斯博弈分析,解释了目前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现象,并提出抵制"柠檬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上交易中的"柠檬”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实体范畴在扩大的同时,交易对象也扩充了,因此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严重。实物产品和服务的“柠檬”问题仍然存在,而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新特点导致“柠檬”问题恶化,为了减轻这些“柠檬”问题,供应商应积极地寻找渠道的传播自己的产品信息;买卖双方也可以寻求权威信息评估机构,传播经纪人或私人信息中介的帮助,最后,买卖双方可以达成不完全各同,制约卖方的低质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20.
《江南论坛》2008,(2):F0002-F0002
无锡国际招商城是2004年无锡市政府重大建设;政府对外接待特点和无锡市首家旅游推荐单位;全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五大市场集群之一;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副理事会长单位;被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评为“全国最具有影响力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授予“中国驰名商品市场”;2005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最具影响力奖”、“最佳诚信奖”等荣誉称号;并荣获“无锡市2004—2005年度服务业优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