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大量外国保险公司将会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在充实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同时,也将促进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监管的日益完善。随着保险公司自律能力增强和市场秩序的好转,我国保险监管将由目前的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步向国际上通行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过渡。这就需要增设一套统计口径与偿付能力监管相适应的会计报表体系,以解决保险监管者与一般报表使用者信息需求不同的矛盾,并为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打好基础。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偿付能力监管1.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界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指…  相似文献   

2.
王丹 《上海保险》2008,(4):29-32
保险中介法规制度是规范保险中介经营行为的基本准则,对于我国刚刚发展起来的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法规制度的完善对于引导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南省保险业发展较快,但与其经济发展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有效竞争不足、监管不足和保险主体不足。完善河南保险监管的思路是: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完善法规,构建合理的保险监管框架;规范保险保障基金,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曹顺明 《银行家》2006,(6):78-79
随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监管机构逐渐认识到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重要性。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 “目前我国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正在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了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现代保险监管‘三支柱’框架”。由此可见,根据监管机构定位,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已成为与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并列的保险监管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5.
保险监管模式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保险监管的某种预期目标而做出的监管法规和监管方式的制度安排。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外竞争加剧,传统的保险监管模式难以满足开放条件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势,构建我国保险机构监管模式,为我国保险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和环境保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改进保险市场行为监管效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监管的公众利益理论来看,保险市场行为监管的目的是通过制止保险经营机构的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法律秩序和保险业稳健运行,最终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哪里有违规行为,哪里就应出现保险监管者的身影.但根据监管经济理论,保险监管也可视为一种经济产品,它不能不受监管成本的制约,其分配也由供给与需求决定.实际上,保险经营机构遍布全国,保险监管部门由于人员、精力与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实施市场行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始终是有限的,因此违规经营依然有发生而不发觉的可能.那么,保险监管部门应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市场行为监管效果,最大限度地遏制市场违规行为呢?我们尝试用博弈论的观点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保险监管新手笔——访江苏保监局局长谢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保险分支机构绝对数量大,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倡导的“三支柱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实际上,200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保险公司分类监管也是三支柱监管的综合运用。众所周知,所有监管措施的落实,都必须以信息真实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财产保险产品监管是保险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保险监管理念、方式、重点存在差异,但普遍实施财产保险产品监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条款和费率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财产保险产品监管制度体系,在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风险、服务社会经济民生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财产保险产品监管制度体系伴随着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演进和调适,有关其历史沿革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产保险产品监管领域内关键法规和体制的变化作为分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重组是国际保险业呈现的新趋势,也是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和迅速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重组过程中,完善保险监管至关重要。监管要把握住保险业重组的导向,健全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引导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加强监管改进监管手段,积极与各组织机构协调沟通,确保重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前我国保险监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监管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内保险业刚恢复的初始阶段,保险监管和保险经营没有明确分离。第二阶段是以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为标志,我国保险监管与保险经营正式分离,国务院用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保险监管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保险监管的核心原则历经以市场行为为主,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到现在的动态发展的三支柱新监管框架,这些对于我国建立保险监管原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监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保险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监管工作的重心由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向以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方向转移.监管重点的转移,使保险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风险为核心的保险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也在逐步确立.非现场监管是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监测保险企业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非现场监管的作用和意义等切入,提出建立适合当前需要的非现场保险监管目标体系、风险监测以及预警体系,以及建立和实施特别监管制度等建议.同时,就如何健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提出了完善数据采集系统和处理分析系统,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监管队伍,建立综合评价和信息披露制度等配套措施的建设性意见,以期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改革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保险监管模式与邻国的日本有着十分相似之处,都受到保险市场的封闭性保护引起保险监管健全性基础制度缺位的约束。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因采取较为激进的改革方式,即一次性完成由事前市场行为监管为主向偿付能力监管为主、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造成保险市场的不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在保险行业监管方面投入巨大,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保险行业中各类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保险监管一些基本特征,了解保险监管的处罚效率,本文对2011~2017年我国公开的保险监管行政处罚决定书做了文本统计分析,给出了保险监管法规使用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本文又以查处及时性和重复违规率两个指标为基础,分析了保险监管对不同类型违法行为的监管效率。结果显示,违规行为涉及的具体法条有较大的不均衡性,查处及时性存在较为显著的时滞效应,行政处罚的重复违规率呈现下降趋势,监管效果在逐年改善,但虚列费用套取资金、提供虚假报告和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问题依然严重,给予投保人回扣等变相价格竞争行为大幅增加。这些结果为提高我国保险监管效率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兰 《中国金融家》2010,(10):40-41
保险监管的改革,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最前沿的转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期开展的金融稳定评估提出,"中国保险监管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程"。毋庸置疑,保险监管从无到有,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行为,偿付能力和公司治理的三支柱监管框架。2010年我国保险业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监管合力,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入世后,保险业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政府的保险监管体制.WTO规则规范政府行为的主要原则是不干预市场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原则.保险监管是政府对保险企业、保险业务和保险市场实施的监督管理,除了要遵守入世承诺之外,还要受到WTO这些原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保监会成立后,提出了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并逐步过渡到偿付能力监管的方针。这既是国际保险监管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保险业同国际惯例接轨的现实需要。但目前少数保险公司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务数据失真现象,有可能使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失去基础。因此,加强对财务数据失真问题和监管对策的研究,在当前保险监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市场约束是国际金融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积极发挥市场约束作用,是我国保险监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全面分析市场约束在有效保险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市场约束研究中首次尝试对保险监管中的市场约束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挥市场约束作用、提高保险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险公司自律能力的增强和市场秩序的好转,我国保险监管将由目前的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步向国际上通行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过渡。这就要求增设与偿付能力监管相适应的会计报表体系,以解决保险监管者与一般报表使用者信息需求不同的矛盾,并为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打好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一般公认会计与监管会计的内容和差异,分析了我国保险会计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保险业监管会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保险+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保险产品的创新、营销与服务、理赔与投资等带来了开创性变化,为保险客户提供了更快、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和数字体验,有助于提升保险价值链水平、提高保险数据透明度和安全性、防范化解保险市场风险,现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燃点。本文从全球和国内两个视角探讨保险科技发展现状和特征,从多个方面分析保险科技发展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我国保险科技现行监管中存在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健全、行政性静态监管方式和保险创新缺乏匹配、传统保险监管对保险科技产品进行有效监管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不足、监管人才和科技人才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在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现实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险科技相关法规体系,加大底层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及提升监管效能,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重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