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新准则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会计之友》2009,(18):42-44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主要规范的是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本文试通过合并方在付出相同的合并对价的情况下,分别对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芘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企业合并准则中合并方会计处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母公司拥有子公司50%以上的股权或虽小于50%但对其拥有实际控制权时,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实务中,因子公司的特殊经营方式给合并报表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应进行抵销,对于初次编制合并报表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要进行不同的抵销处理.文章就这两种情况下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但是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应仅以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科目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其从"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主要规范的是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本文试通过合并方在付出相同的合并对价的情况下,分别对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企业合并准则中合并方会计处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但是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应仅以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科目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其从“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应进行抵销,对于初次编制合并报表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要进行不同的抵销处理。文章就这两种情况下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德智 《财会通讯》2004,(12):38-38
现行合并会计报表盈余公积的合并方法是:子公司的盈余公积先随母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而全额抵销,然后再按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比例调整回来。这种合并方法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并会计报表虽然由母公司或有控制权的母公司编制,但不能仅仅反映母公司及其资源。  相似文献   

9.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原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以下简称《讲解2010》)认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存在,即从合并后形成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角度考虑合并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但笔者认为,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最终控制方的股东角度看,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资源和享有的权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应以最终控制方在合并前后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保持不变作为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学习中发现,对于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盈余公积的处理方法,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与财政部编写的哈计制度补充规定及问题解答(第二辑)》(以下简称为懈答》)二者规定不尽相同,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按照《规定》的要求,合并利润分配表中列示的“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只包括母公司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不包括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项目只包括母公司的盈余公积,不包括子公司的盈余公积。而按照《解答)}的要求,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列示的“提取盈余公积”项…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企业不仅包括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企业,还包括母公司间接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并按照合并的法律形式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注册成为一家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各企业均注销法人资格,由新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根据企业合并的类型和法律形式,新设合并分为同一控  相似文献   

13.
浅谈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母公司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分为两类,即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可视为控股合并的特例,掌握了控股合并的处理,吸收合并自然不在话下。按合并支付对价的形式又可大致分为两类,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及定向增发股票两类,两类之间也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4.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将对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公允价值增值额计入资本公积。在现行准则中,该资本公积形成后会长期存在于合并财务报表中,这不尽合理,应对其做出后续处理,在该公允价值增值实现的时候应将其予以转出。  相似文献   

15.
通常,从合并前后法人主体的变异情况分析,企业合并的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在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将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注销;按照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及相关税收处理办法(区分应税改组合并与免税改组合并),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一)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由于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方式,在企业合并后被并企业或原企业不复存在,企业合并仅涉及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即相当于投资处理与合并财务报表处理一步完成。(1)确认与计量步骤:第一,取得被并企业的资产、承担负债。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按合并日被并方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量;作为合并方为支付合并成本所付出的资产、承担的负债或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合并方也按账面价值记录;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与所支付的合并对价之间如有正差额,应调增资本公积,如有负差额,  相似文献   

17.
黄电 《财会月刊》2012,(7):49-51
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子公司盈余公积是否需要抵销以及盈余公积抵销后归属于母公司的金额是否还要恢复,一直以来是争议较大的问题。由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该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明确这两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子公司盈余公积合并抵销处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朱钢 《电子财会》2001,(5):20-21
对合并报表中盈余公积的合并处理,目前主要有商种处理方法,本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有关调整分录,以求同存异,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务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主要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实现了合并报表理论从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少数股东权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在所有者权益类下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二是取消了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价差项目,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大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盈余公积抵销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看法.认为不应该将已抵销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